1. 羅傑斯說: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

2. 教育孩子的一個原則是,不要隻緊盯著孩子的問題,而是要尋找並理解問題背後的原因。

3. 生命的意義在於選擇,每個人都渴望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這個不算自我選擇的過程就是成為自己的過程,也即自我實現的過程,這是我們最重要的生命欲求之一。

4. 感受被同樣感受,就是最好的治療。

5. 戀愛,其主要意義不是讓我們找到一個能黏一輩子的伴侶,而是讓我們真正明白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伴侶是另外一個和自己一樣獨立、一樣重要的人。並且,我們還深深地懂得,這兩個相互獨立的人,又能無比親密地相處。

6. 叛逆其實是青少年在爭取自己的獨立空間,即試圖成為他自己。他們想展示自己的力量,為自己做主,從而最終發展成為有獨立人格的人。

7. 激情式的愛情—即強迫性重復的誘惑是無窮的,這種魅力絕對超過幸福和快樂的誘惑,所以特別動心的時候,未必意味著幸福,相反,可能以為著風險。意味著你可能渴望去重復過去的災難。

8. 每個人隻有為自己而活的時候,才是最有力量的。

9. 關系的平衡不在於外在的衡量,而在與內在的情感。

10. 看到孩子的真實存在,發現孩子的真實需要,並幫孩子實現他的需要,這便是真愛。

11. 當變成孩子時,會將對”現實親人“的不滿情緒投射到”理想親人“(即現在的戀人)的身上,這種現象是”移情“這個心理治療的契機,這種錯誤的重復是在無意識中想得到治療,此時不可病的太重,又要具有想要改變的動機,反省人生,改變行為模式,要學會無條件的愛與分離。

12. 很多時候我們向別人倒苦水時,其實隻是想找人說說話,並不是去尋求那個人的幫助,如果那個人隻是傾聽,並表達出對我們的理解,這就夠瞭,但假如他給出瞭一系列建議,那麼不管這個建議有多好,都會覺得孤獨,有受傷的感覺,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

13. 評價是阻礙交流的最常見原因,急於評價的人著眼點也是解決不問而不是交流感受。

14. 實際上,每一個孩子一出生就有一個精神胚胎,它會自動指引孩子成長,孩子每一個自發的行為,都反映著精神胚胎的需要。

15. 真正的愛是活出來的,幸福不在於找對一個人,就像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傢羅傑斯所說,愛是深深的理解與接納。兩個人的關系越來越深,就不容易審美疲勞。

16.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愛與自由。

17. 安全感強的人不太會關註別人的消極信息。

18. 需求的核心是感受,親密關系的一個重要價值就在於交流並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19. 所有的心裡問題都來自對真相的扭曲,有時候意識上越否認,潛意識越認同。

20. 現代教育的悲劇之一就是:許多傢庭為瞭讓孩子集中精力學習,不讓孩子參與任何其他的事情,於是孩子隻有一個心理支柱——好成績,一旦這個支柱崩塌,孩子的精神世界也就崩潰瞭。

21. 孩童時期:0-2歲培養安全感,2-4歲培養自主能力,一方面要尊重孩子對於這個世界的探索,另一方面要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

22. 你的事實不等於我的事實,他常做什麼不等於他愛做什麼。

23. 溺愛是陷阱,實際上,溺愛的父母是在滿足自己的需要,但它卻披著“一切為瞭孩子”的外衣,而變得仿佛不可指責。

24. 我們心裡都埋藏著一個夢想:重復童年的幸福,修正童年的不幸。但問題是,無論我們選中的是怎樣一個理想父母那隻是我們的投影。

25. 成熟的父母不會在第一時間會處理孩子的問題,他們會先處理孩子的感受。

26. 抑鬱情緒來源於“喪失”,即喪失心裡世界的任何一部分重要內容,當然,改變有時候也會抑鬱。而自閉等於逃避否定。

27. 如果孩子沒有秘密,孩子永遠都長不大。

28. 因為生命的意義在於選擇,當一個人不斷為自己的人生作選擇時,那麼不管這些選擇是對是錯,他的生命都會因為自主選擇而豐富多彩,而他的心理能量都會不斷增加。隻有做過選擇,一個人才算活過。假若這個人的一生中都是別人在替他作選擇,那麼他的生命就沒有意義,不管別人給瞭他多少東西,不管那些選擇從理性上看多麼“正確”,他都會因此而虛弱無力。

29. 心理學的一個最基本的道理是:一個人的人格基礎是在6歲前形成的,是通過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模式形成的。

30. 戀愛是親自關系的復制,人一般會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來尋找戀人,在戀愛中雙方給予無條件的愛後,會一起回到童年,這個階段決定瞭是重復童年的錯誤還是修正。即愛到深處,會變成孩子。

31. 抑鬱癥的一個重要源頭,是本來向外的憤怒不能表達,轉而指向自己。叛逆的孩子容易向外表達憤怒,而好孩子則容易將憤怒憋在心裡,最終攻擊自己。

32. 每個人的生命體驗最後都構成瞭一個現象場,它就像一個人認識世界的坐標體系,如果渴望理解對方,就必須學會放下自己的坐標體系,進入對方的,這是抵達理解的唯一途徑。

33. 永遠都能發現兒女“成長問題”的媽媽更焦慮與兒女的分離。

34. 好孩子們常埋藏著很深的憤怒。

35. 在成長的過程中,既順利過也遭遇過挫折,可以形成多向度思維。

36.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自我實現的預言。意思是,如果相信自己行,你最後就能行;如果懷疑自己不行,你就會退步。

37. 我們是鏡子,也是鏡中的容顏。將魯米這一境界延伸,還可以說:世界在你眼中,而世界在你眼裡的投影,絕非僅是世界本身,更是你自身。

38. 溺愛源自於父母的自戀,父母把孩子當成是另一個自己,因此給予過度滿足。

39. 很多孩子非常的自戀,他們認為他們導致的周圍的一切,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因此,當孩子充當傢庭的保護神做出自我犧牲時,父母應該理解並接受其善意,讓它知道,父母懂他的意思,並幫他理解什麼是他應該負責的什麼時候不需要,另外,及時的道歉也很重要。

40. 人生由幾百、幾千乃至幾萬個大大小小的選擇構成,等你老瞭,回顧一生的時候,你發現最虧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這一生,就白活瞭。

41. 通過自我犧牲,給對方制造愧疚感,然後以此逼迫對方服從,是中國傢庭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策略。

42. 嫉妒狂是因為自我價值太低。

43. 如果父母真愛孩子,就要給孩子內心種下一個良好的關系模式,讓孩子“內在的小孩”和“內在的父母”關系模式和諧而健康,而做到這一點的基本原則是給孩子愛和自由。

44. “發生瞭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人內心的感受,”我繼續說下去,“感受遠比所謂的事實更重要,而在傢庭中,理解並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45. 戀人=理想自我,當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一致程度比較高的時候,就喜歡與自己相似的戀人;相反,則會喜歡自己相異的戀人。因此,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差異較大的人,容易產生迷戀,而他們迷戀的是戀人身上“理想自我”的形象,除非心靈的成長縮小的現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的差距。

46. 一個成年人應有的態度是溫和而堅定。

47. 研究發現,孩子要形成穩定的安全感,需要一個條件——在三歲前,和媽媽生活在一起,沒有嚴重的分離(超過兩個星期的分離即為嚴重),而且與媽媽的關系有很高的質量。

48. 自我實現:如果你抵達過某種境界,再做這樣的預設,自己就會相信。

49. 若一位媽媽想讓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在他嬰幼兒時,多和他互動,看到他,並帶著喜悅,是至關重要的。

50. 摯愛的人去世後,都會產生一種心理:和他同甘共苦,即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很苦,來證明我沒有辜負你,還是愛你的,用主動受苦的方式減輕內疚,而沖喜會激發強烈的內疚而產生抑鬱,當這樣內疚自己不能承受時,會向外投射內疚,即強烈的責怪身邊的親人,責怪他們應對親人的去世負責。所以很多傢庭就會在親人意外去世後四分五裂。

51. 父母將自己的焦慮轉嫁給瞭孩子。父母,尤其是媽媽,她們自己的成長停滯下來,對自己能否適應社會產生瞭巨大的焦慮,但他們不是通過自己的成長去解決問題,而是將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結果讓孩子承受瞭雙倍的壓力。

52. 工作的規則是權利,傢的規則是珍惜,不要把權利帶回傢,工作可以不理會感覺隻解決問題,而傢隻講感覺和愛,要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覺。

53. 很多人控制不住自己,冷酷殘忍的對外兒女或者社會上其他人,是因為無法直面自己有一個壞父親或壞母親的事實。而這種轉嫁機制是很多人惡性的基礎。

54. 父母分三種:第一種父母,是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批評你;第二種父母,是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忽視你;第三種父母,是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鼓勵你。

55. 惡是無法面對生命的陰影。

56. 3-6歲是孩子的“俄狄浦斯時期”,如果父母順應瞭孩子對同性父母親近的願望,則易發展成為“俄狄浦斯情結“。

57. 切記:如果你真愛孩子,請尊重他們的獨立空間,請放手讓他們自主選擇,請不要從精神上殺死他們。

58. 凡是占上風,太想成為關註點,是孩子制造麻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