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劉彝

2. 治國者,必以奉法為重。——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3. 乃知國傢事,成敗固人心。——宋.王禹戎。

4.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5.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管子版法》

6. 上不能寬國之利,下不能飽爾之饑。我飲酒,爾食糟,爾雖不我責,我責何由逃。——宋歐陽修。

7. 吳王事事堪誤國,未必西施賽六宮。——唐.陸龜蒙。

8. 貌言華也,聖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漢.司馬遷。

9. 治國之道,愛民而已。——西漢經學傢、文學傢劉向《說苑·政理》

10.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11. 大者不能,小者不為,是棄國捐身之道也。——荀子。

12. 明主治吏不治民。——戰國末期哲學傢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13.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14.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15.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16. 尊賢使能,信忠納諫,所以為安也!——漢.王符。

17.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8.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 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天下興行在民趨於正。——王廷相·《慎言·禦民篇》

20.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1. 欲成方面圓而隨其規矩,則萬事之功形矣,而萬物莫不有規矩,議言之士,計會規矩也。 ——韓非 《韓非子》

22. 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漢.王符。

23. 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則圓,則必規矩。——呂不韋 《呂氏春秋》

24.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25.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26. 為上能自愛,群屬必畏鉗。——清.康熙。

27.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遊

28. 諂諛在側,善議阻塞,則國危矣。——墨子。

29. 治民無常,唯法為治。——韓非《韓非子·心度》篇

30. 不信而任事,則事反;不仁而禦眾,則眾殃。——宋.李覯。

31. 無多事、無廢事、庶幾無事;不徇情、不矯情、乃能得情。——清.程祖洛。

32. 為人臣者,以富樂民為功,以貧苦民為罪。——賈誼。

33. 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則何物不正!——孔子。

34.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35.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

36. 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37.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孟子 《孟子·離婁上》

38. 水濁無掉尾之魚,土確無葳蕤之木,政煩無逸樂之民。——北齊.劉晝。

39. 得時者昌,失時者亡。——《列子.說符》

40. 聖王者不貴義而貴法,法必明,令必行,則已矣。

41.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2.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43.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44.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45.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仲。

46.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宋.王安石。

47.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不難於聽言,而難於言之必效。—— 明朝政治傢張居正《請稽查章奏隨事考成以修實政疏》。

48. 治國無法則亂。——《呂氏春秋·察今》

49. 明主者務聞其過,不務聞其善。——《戰國策》。

50. 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宋.范仲淹。

51. 孟子曰:“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孟子 《孟子·盡心下》

52. 明主好要,暗主好詳。——荀子。

53. 言無二貴,法無兩適。——《韓非子。問辯》

54. 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孟子·離婁上》

55. 計疑無定事,事疑無成功。——三國.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