傢鄉的味道唯美句子:丁曉光

  流連在千秋橋上的時候傢鄉的味道唯美句子,回眸望,古鎮籠罩在一片春色中。

  桃紅柳綠傢鄉的味道唯美句子,晚櫻繽紛傢鄉的味道唯美句子,泡桐粉紫,隱隱花香裡,更透出一股特有的味道,細細品味才發覺那是古鎮由內而外所迸發出來的獨特氣質。

鄉情散文:古鎮的味道

  走在洪橋港曲徑通幽,清雅靜謐的石板古道上,忽然江南絲竹聲聲入耳,清脆動聽,委婉流暢,時而如泉水叮咚;時而似高山溪流;時而若空谷鳥鳴;時而像清風拂面---透出一種江南民間音樂的風味。雖隻有那方寸之地,不大的戲園子,卻鋪墊出古鎮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民俗精華的不斷傳承。

  經過花團錦簇的水岸,視線猛地被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先生臨窗作畫的情景所吸引。陽光那時顯得有些矜持,不願輕易投射光亮,隱隱約約給屋子帶來些許的浪漫,正好給瞭畫傢最佳的創作視覺。隻見他畫筆如有神,不時就將一副《古鎮春色》的油畫,惟妙惟肖地勾勒在畫佈上瞭。我喜歡新場,當然知道古鎮有位叫做潘荷生的油畫傢,也許是機緣使得我能在現場一睹這位知名畫傢的創作。油畫很素樸,幾朵盛開的泡桐,紫色花花開爛漫,將平靜的駁岸點綴得生機勃勃,加上手擎鮮艷花傘的三、兩位遊人,頓時平面的畫作,似乎流動瞭起來,給人唯美的享受。

新場古鎮

  偶然的機遇,讓我在不經意間體味瞭古鎮的文化味道,這不是刻意,是由內而發,自然流露,也是古鎮最為吸引遊客的地方,成瞭古鎮之所以能得以保留和發展的基礎。因此不由想到:一個古鎮假如缺失瞭文化氣息,那又怎能為世人稱道和青睞呢?

  遊歷古鎮,僅僅品味當地人文風俗,風土人情,悠久歷史,也許並未達到此行的最高境界,於是我找瞭一處古 鎮最為有名新場第一園茶樓,臨窗而坐,品茗訪春,在清茶縷縷淡香裡,在盈盈茶汁淡綠間, .觀夕陽微斜,賞流水潺潺,聽船娘糯糯鄉音,陶醉在古鎮人們悠閑生活的氛圍裡。

夢裡古鎮

  真的很想寫寫關於近在咫尺的水鄉古鎮,隻是無緣真正去賞識她。

  網絡上,她的神秘面紗早已揭開,還宛若一位未曾出嫁的農傢村姑。我想,她能永遠保持現有的矜持已屬相當不易瞭!

  很早就去過周莊,甪直,朱傢角,乃至近邊的召稼樓,唯獨沒能親睹古鎮新場那絕妙風采。古人雲:“十三牌樓九環龍,小小新場賽蘇州”,新場居然有著如此大的魅力,我想總有著非同一般的地方。

新場古鎮

  水鄉古鎮看得多瞭,也就漸漸淡忘瞭就在身邊,這不曾開發的處女地,然而她始終是自己心中抹不去的向往。

  周莊在已故大師陳逸飛的筆下,名揚四方,《雙橋》 成就瞭她。於是,世界各地的遊者蜂擁而至,使很自然隨和,平靜的江南小鎮,突然間變得現實和經濟瞭。到處人頭攢動,摩肩接踵,滿世界的利益充斥著,古鎮早失去瞭原本應有的古樸,悠遠,帶給人們的不是遠離世俗塵囂的怡然,而是又到瞭一處需要解讀的困惑之地;甪直一直是心中的神聖之地,著名教育傢葉聖陶先生之墓,就隱匿在那參天大樹環抱中。踏在凹凸不平的石板小道上,心兒早就飛向那"小橋流水杏花”,古鎮獨有的風韻中瞭。但濟濟人群,打破瞭小鎮的沉靜,處處嚷嚷為當地特產而討價還價聲,絲絲如耳,不甚感慨:怎又是一個'錢'字瞭得?本想遠離喧囂的自己,不得已又在現實無情裡翻滾著,心情自然不是很愜意的;夕陽下的朱傢角,很浪漫,多瞭些許平和,這時找一處能讓餘暉照到身上的小茶館小憩,呷上一口沁人心脾的龍井,摟抱一份水鄉的清新,感受一下真正心情上的休息,無疑是件值得留戀的事。然不遠處燈紅酒綠包圍中隆隆刺耳的金屬質感音樂聲,直敲得人完全失去瞭剛才的好興致。

新場古鎮

  曾在哪兒得知,新場這片心中永遠的牽掛和喜愛,似乎也要走同樣的覆轍,心中不由惋惜。可喜的是,至今她還是如出淤泥而不染蓮花般純凈地出現在世人面前,少瞭刻意的雕琢,還原著歷史的厚重,我想自己無論如何都是要去的,去感受那無多的靜謐和悠揚。

  夢裡真正的古鎮,是用不著細細書寫和刻意改變的,因為那塵封已久的韻味會不由自主地飄散開來,成為人們心中無限的憧憬和向往!

古鎮懷古

  站在三世兩品坊下,那微微飄來的秋意,顯然把自己融入到那一片古樸中瞭。

  月滾月,年滾年,2021年的古鎮新場依舊還原著歷史的悠遠,中國歷史名鎮意味著什麼?在那悠悠石橋,復古石凳,微長石巷中我尋得瞭答案!

三世兩品坊

  千秋橋,靜靜地躺在原地,身下流淌著不腐的流水。秋風吹拂,微波蕩漾,丹桂飄香,倒影順著波紋緩緩變換著姿態。漸漸那古詩:“千秋橋枕古江潯,望月深宵思不禁。默祝常儀化明鏡,照儂顏色照郎心。”湧上心頭,回眸之處,仿佛伊人還在,借景抒懷,萬般感受,隨潺潺波光映入心靈,刻於靈魂,來瞭便不曾離去。

  沿洪橋港往東,經青龍橋,過處清雅靜謐,古樹參天。唯有踏在石板路上的“噠噠”聲,一下把人拉回到數百年前。河邊古石凳,獨享著寂寞,遙望著老宅,默默地守著這份孤寂。我臨河而坐,感受著古風迎面而來,觀賞著黃葉漫天飄臨,恍惚間,葉有聲、朱國勝似乎來得近前,把酒小橋邊,對影話風韻。此時的我隻是一位聽者,慢慢走入新場無盡的故事裡。

三世兩品坊

  奚傢廳往西百米,有一處如“一線天"的小巷,巷長不足五十米,約有三十多米的樣子。巷深潔整,兩邊黛瓦白墻,露有不足半米之縫.隙,懶懶的陽光從那射入,那裡頓.時有瞭生機,升騰起薄薄的霧氣,將巷子熏騰得五彩斑斕。巷子中仍然是舊時石板鋪就的路,踩在上面凹凸不平,多瞭些歷史的味道,少瞭些現實的浮躁。抬頭望去,有一宅邸的一角凸顯期間,美輪美奐,一步一景,在斜陽下勾勒出古鎮不凡的文化底蘊。

  新場的古樸和悠遠,在我心中終於化作一種對歷史的緬懷,情緒當然很是神聖和莊重,然而曲徑通幽處,高樓的身影漸漸逼近,又不得不讓人感到一絲憂慮:若幹年後,我是否還能融進這古色古香中嗎?

  但願不是奢望!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聯系刪除。歡迎文友原創作品投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本號收錄鄉土、鄉情、鄉愁類稿件。隨稿請附作者名,帶圖片最好,請標註是否原創。鄉土文學公眾號已開通,歡迎您搜索微信公眾號:xiangchouwenxue,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