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開始,一張車票

帶著遊子踏上路途

故鄉可好?爹娘可好?

那一方魂牽夢繞的山水可好?

這十首鄉愁詩詞

讓你讀後就像回傢

陪你一路山水迢迢

兒子拉著衣服問我,為什麼我那麼遲回來?是啊,我和誰在爭奪歲月?竟然雙鬢邊已佈滿銀發。前兩句寫出瞭稚子的天真與可愛,用來襯托後兩句詩人的嚴肅的沉思。

後兩句其實是詩人的自問,自己在官場沉浮多年,不知不覺人已漸漸老去,雙鬢漸染,生出一種日薄西山的感嘆。

人們常說落日處是天涯,可「我」望盡天涯,落日可見,故鄉卻不可見,故鄉遠在天涯之外。

詩人對空間距離這一異乎常人的感受,雖出乎常理之外,卻在情理之中。

江水三千裡長,傢書有十五行長,每行沒有其它的話語,隻是告訴我要早日回傢。

「行行無別語,隻道早還鄉」,寫出瞭傢人對自己的深刻思念,又何不是自己久居異地,對故鄉親人的無盡思念。

冬至佳節,由於自己離傢遠行,傢裡人一定也過得不快樂。當自己抱膝燈前,想念傢人,直想到深夜的時候,傢裡人大約同樣還沒有睡,坐在燈前,在談論著我這個「遠行人」吧過年思鄉的句子

三、四兩句十分感人,也頗耐人尋味過年思鄉的句子:詩人在思傢之時想象出來的那幅情景,卻是傢裡人如何想念自己。至於「說」瞭些什麼,則給讀者留下瞭馳騁想象的廣闊天地。

此詩柳宗元貶謫永州期間所作,是一首淒苦的思鄉,詩中表現的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令人不忍卒讀。

那海邊的尖山像一把把鋒利的劍在一點一點割著詩人愁苦的心腸,如果愁腸被割成千萬份,身子也化成千萬份的話,當隨風飄落在山峰上的時候仍然註視著一個地方——故鄉。

在這個春天到來之前,他就盤算著歸鄉瞭;可是現在眼看著春草將綠,春花將開,成隊的鴻雁從頭頂掠過,詩人卻無法回去。

詩人先說「人歸落雁後」,再說「思發在花前」,以將來遲歸的結局來對照念念在心的思歸願望,更說明瞭身不由己,思歸不得歸之苦。

宋之問於神龍元年二月遭貶,在瀧州「經冬復歷春」,到此時從貶所逃歸,離傢已整整一年,在這麼長時間裡,未能與傢人通音信,傢中境況如何?傢人是否有因受牽連而遭不測的?傢人又會如何看待他這樣一個遭貶之人?

懷著這樣的心情,詩人在離鄉欲近時,應該是更加急切地想知道傢人的消息。然而,「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種看似矛盾,不近人情的表達,細想起來卻在情理之中,而且非此不能表達詩人此時此刻所特有的心情。

除夕之夜,住在客棧裡,獨對殘燈,難以入眠,想象著故鄉人思念千裡之外的自己的情景。這裡詩人通過更加含蓄委婉的手法表達瞭對故鄉的思念,也突出瞭單身一人的孤苦。

「霜鬢明朝又一年」,既是道出瞭思念之重,也是對時光流逝之快的感嘆。

遊子離傢日久,不免思傢懷內。遇到故鄉來人,迫不及待地打聽傢中情事。他關心的事情一定很多,其中最關心的是他的妻子。

但他偏偏不直接問妻子的情況,也不問其他重大的事,卻問起窗前的那株寒梅開花瞭沒有,似乎不可思議。細細品味,這一問,確如前人所說,問得「淡絕妙絕」。

他不直接說思念故鄉、親人,而對寒梅開花沒有這一微小的卻又牽動著他情懷的事物表示關切,而把對故鄉和妻子的思念,對往事的回憶眷戀,表現得格外含蓄、濃烈、深厚。

細品這首詩,送別應在去年(或者更早),送別之時,柳色初青,於是折柳相贈,約定明年此時歸來。

好容易盼來歸期,天天到送別之處去等,眼看柳條由初青而「青青著地」,而「行人」還不見歸來。

至此,不禁從內心深處發出疑問過年思鄉的句子:行人呵,你究竟是否還會回來!

歡迎贊評轉發,歡迎添加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