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經典語錄:

1、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樹一菩提,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石一乾坤,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凈。

2、菩提本無樹,明境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3、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4、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5、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6、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瞭你自己。

7、別說別人可憐,自己更可憐,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8、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9、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10、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11、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12、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註定讓一生改變的,隻在百年後,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13、一切皆為虛幻。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14、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15、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制之一處無事不辦

坐禪此一法,乃修行必經之路。何為禪?‘禪’不是中文,是梵文Dhyana之簡稱,此雲‘思惟修’,亦雲‘靜慮’。由於中國人喜歡省略,而謂之‘禪’,故有‘坐禪’或‘打坐’等名詞。顧名思義,‘打坐’是要坐,坐著為什麼?為攝心。一般人雖然坐在那裡,但心不在焉。心到何處去瞭?打妄想去瞭,忽然而東,忽然而西,忽然而南,忽然而北。不用花錢便坐上火箭各處跑,妄想紛飛,不容易控制。

人為什麼沒有智慧?就因為心到處跑。人為什麼一天比一天老?因為心各處馳逐。比如一部新車子,你亂去駕駛,必定用很多汽油,且又浪費很多汽油,結果車身及件都產生很多毛病,把車子弄壞。人的身體亦同此理,你若不懂好好管它,讓它任意到各處跑,也必定浪費很多汽油。什麼是汽油?就是你寶貴的精神。不管你添多少汽油,也把它耗費瞭。像人天天吃補品,說有營養能補助身體,可是你若不懂珍惜自己的精神,到處外馳,則吃多少補品也補不瞭所丟掉的精神。所以諺雲‘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必要把心收攝回來,使他定在一處,才不致浪費精神、透支精神。比如你懂得開車,不使它橫沖直撞,則不會遇到意外,而車子也能用很久。同理,人的身體若懂得修養,則身不會老,且不會死。

拈花示眾以心印心

參禪,乃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所傳之微妙心印法門。迦葉祖師當時明白佛的意旨,遂破顏微笑,自此佛祖心印法門便有得傳承。本來迦葉祖師已一百多歲,且他修頭陀行,常抖擻精神用功,不會隨便笑,這次微笑,是因為他得到佛陀‘以心印心’之表示。

靜慮才能夠有禪

禪,翻譯為靜慮,因為你靜慮才能夠有禪,你若不靜慮就沒有禪。定,就是不動的意思,不動就是定,你若動瞭就不定。

‘禪悅為食’,‘禪定現前’。你修道打坐,坐禪,坐禪,禪要坐;你坐,才能功夫現前。不是一打坐就睡覺,這不是坐禪,是睡禪。睡不是禪,睡也不是定,禪不可睡。禪定樂,在一入定的時候就和睡覺不同。睡覺時,已經失去你的靈知靈覺,沒有知覺性,糊糊塗塗睡著瞭,什麼事情也不知道瞭。入定就是端然正坐,他坐得腰非常的直,頭也是直的,不會低頭,不會歪歪脖子。

怎麼叫定力呢?定有個力量,這個力量就支持你的身體不歪不斜,不前俯,不後仰,這是得到禪定瞭。定裡邊就有一種快樂,這一種快樂是說不出來,沒有法子形容,就是超過思慮,超過你心所思慮的,所以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得到這一種禪定的樂。這種樂,也是繼續繼續不斷的快樂。

你有瞭禪定的樂,就生出瞭一種勇猛精進心。這不是普通的勇猛精進心,是一種大的勇猛精進心,當中有大的禪定快樂。這一種勇猛精進是很堅固,很有力量。這一種力量是沒有任何的力量可以擋得住它。

思惟修減少妄想

坐禪又叫‘思惟修’。從此三個字觀之,坐禪不可能沒妄想,一定會有妄想,如水波浪。為什麼水裡有波浪?因為有風之緣故。我們坐禪,為什麼打妄想?因為自性裡猶存虛妄,虛妄如風,妄想就如水中波浪。

現在打坐要‘靜慮’,就是要停止妄風。‘思惟修’,即是要減少妄想,停止心裡之波浪。‘靜’,即是令它不動,‘慮’,即念慮;念慮不起,能生定力。定力生出,久而智慧現前;有瞭智慧,能照瞭諸法實相,即‘一念不生全體現’。靜慮到極點,一絲妄想也無,便能入定,而本有智慧現前,才真能明白做人之根本道理,不被外物所動搖,外面的萬事萬物不能動搖你的心,才算‘如如不動,瞭瞭常明。’此時,稱譏苦樂利衰毀譽,這八風皆不能動搖你的心。

人稱贊你、譏諷你;你若遇著苦(逆)或樂(順)境,仍然保存著「順逆皆精進,苦樂不動心。’的態度。利,是利益自己的事;衰,令你損減之事;毀,是毀謗;譽,是贊譽。能夠‘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不被八風吹動,就是‘思惟修’、‘靜慮’的表現。不為外物所搖,才能明白怎樣打坐。

頓悟無生知見力

參禪即是心念不動,是為之‘靜’。禪門是向上一法,單刀直入,離開心意識參,因此說‘瞭卻心’。這個‘心’也包括‘意識’活動,要把這種種的妄心活動停止,方為之靜慮。如此,則‘頓悟無生知見力’,獲無生法忍,證得‘暖’、‘頂’、‘忍’、‘世第一’,四加行。

1. 暖:是坐到有點暖氣。

2. 頂:功夫已達到頂點。

3. 忍:這時很難忍,但仍然要忍可於心。

4. 世第一:成為世出世之大丈夫。

欲證得此四位,先要懂得如何靜慮,即是不動心意識。我們的思慮如水波浪,不能靜止。坐禪是要心意識之念慮不動搖,使它自然停止。止瞭,就是靜慮;靜到極點,便生出智慧;生出智慧,便會發光。所謂‘靜極光通達’,也即是‘頓悟無生知見力’。能夠瞭卻心意識,得到無生知見力,才能開大智慧。

輕安滋味妙無窮

什麼是禪味?就是得到禪定的快樂,得到輕安的滋味。這種滋味奧妙無窮,不可以心思,不可言議,身歷其境的人才能體會,才能領受。好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各位想要知道這種禪味是甜是苦,要努力參禪,到瞭相當境界時,自然曉得其中滋味,所以要參,參到水落石出時,就得到禪味。禪不是說的,而是參的,所以禪宗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

參禪的人,參到火候到的時候絕對不發脾氣,不與人爭論,到瞭無爭三昧的境界。也不求名,也不求利,看富貴為花間露水,看功名為瓦上霜片,頃刻就消逝無蹤。

參考資料:#a02制之一處無事不辦

坐禪此一法,乃修行必經之路。何為禪?‘禪’不是中文,是梵文Dhyana之簡稱,此雲‘思惟修’,亦雲‘靜慮’。由於中國人喜歡省略,而謂之‘禪’,故有‘坐禪’或‘打坐’等名詞。顧名思義,‘打坐’是要坐,坐著為什麼?為攝心。一般人雖然坐在那裡,但心不在焉。心到何處去瞭?打妄想去瞭,忽然而東,忽然而西,忽然而南,忽然而北。不用花錢便坐上火箭各處跑,妄想紛飛,不容易控制。

人為什麼沒有智慧?就因為心到處跑。人為什麼一天比一天老?因為心各處馳逐。比如一部新車子,你亂去駕駛,必定用很多汽油,且又浪費很多汽油,結果車身及件都產生很多毛病,把車子弄壞。人的身體亦同此理,你若不懂好好管它,讓它任意到各處跑,也必定浪費很多汽油。什麼是汽油?就是你寶貴的精神。不管你添多少汽油,也把它耗費瞭。像人天天吃補品,說有營養能補助身體,可是你若不懂珍惜自己的精神,到處外馳,則吃多少補品也補不瞭所丟掉的精神。所以諺雲‘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必要把心收攝回來,使他定在一處,才不致浪費精神、透支精神。比如你懂得開車,不使它橫沖直撞,則不會遇到意外,而車子也能用很久。同理,人的身體若懂得修養,則身不會老,且不會死。

拈花示眾以心印心

參禪,乃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所傳之微妙心印法門。迦葉祖師當時明白佛的意旨,遂破顏微笑,自此佛祖心印法門便有得傳承。本來迦葉祖師已一百多歲,且他修頭陀行,常抖擻精神用功,不會隨便笑,這次微笑,是因為他得到佛陀‘以心印心’之表示。

靜慮才能夠有禪

禪,翻譯為靜慮,因為你靜慮才能夠有禪,你若不靜慮就沒有禪。定,就是不動的意思,不動就是定,你若動瞭就不定。

‘禪悅為食’,‘禪定現前’。你修道打坐,坐禪,坐禪,禪要坐;你坐,才能功夫現前。不是一打坐就睡覺,這不是坐禪,是睡禪。睡不是禪,睡也不是定,禪不可睡。禪定樂,在一入定的時候就和睡覺不同。睡覺時,已經失去你的靈知靈覺,沒有知覺性,糊糊塗塗睡著瞭,什麼事情也不知道瞭。入定就是端然正坐,他坐得腰非常的直,頭也是直的,不會低頭,不會歪歪脖子。

怎麼叫定力呢?定有個力量,這個力量就支持你的身體不歪不斜,不前俯,不後仰,這是得到禪定瞭。定裡邊就有一種快樂,這一種快樂是說不出來,沒有法子形容,就是超過思慮,超過你心所思慮的,所以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得到這一種禪定的樂。這種樂,也是繼續繼續不斷的快樂。

你有瞭禪定的樂,就生出瞭一種勇猛精進心。這不是普通的勇猛精進心,是一種大的勇猛精進心,當中有大的禪定快樂。這一種勇猛精進是很堅固,很有力量。這一種力量是沒有任何的力量可以擋得住它。

思惟修減少妄想

坐禪又叫‘思惟修’。從此三個字觀之,坐禪不可能沒妄想,一定會有妄想,如水波浪。為什麼水裡有波浪?因為有風之緣故。我們坐禪,為什麼打妄想?因為自性裡猶存虛妄,虛妄如風,妄想就如水中波浪。

現在打坐要‘靜慮’,就是要停止妄風。‘思惟修’,即是要減少妄想,停止心裡之波浪。‘靜’,即是令它不動,‘慮’,即念慮;念慮不起,能生定力。定力生出,久而智慧現前;有瞭智慧,能照瞭諸法實相,即‘一念不生全體現’。靜慮到極點,一絲妄想也無,便能入定,而本有智慧現前,才真能明白做人之根本道理,不被外物所動搖,外面的萬事萬物不能動搖你的心,才算‘如如不動,瞭瞭常明。’此時,稱譏苦樂利衰毀譽,這八風皆不能動搖你的心。

人稱贊你、譏諷你;你若遇著苦(逆)或樂(順)境,仍然保存著「順逆皆精進,苦樂不動心。’的態度。利,是利益自己的事;衰,令你損減之事;毀,是毀謗;譽,是贊譽。能夠‘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不被八風吹動,就是‘思惟修’、‘靜慮’的表現。不為外物所搖,才能明白怎樣打坐。

頓悟無生知見力

參禪即是心念不動,是為之‘靜’。禪門是向上一法,單刀直入,離開心意識參,因此說‘瞭卻心’。這個‘心’也包括‘意識’活動,要把這種種的妄心活動停止,方為之靜慮。如此,則‘頓悟無生知見力’,獲無生法忍,證得‘暖’、‘頂’、‘忍’、‘世第一’,四加行。

1. 暖:是坐到有點暖氣。

2. 頂:功夫已達到頂點。

3. 忍:這時很難忍,但仍然要忍可於心。

4. 世第一:成為世出世之大丈夫。

欲證得此四位,先要懂得如何靜慮,即是不動心意識。我們的思慮如水波浪,不能靜止。坐禪是要心意識之念慮不動搖,使它自然停止。止瞭,就是靜慮;靜到極點,便生出智慧;生出智慧,便會發光。所謂‘靜極光通達’,也即是‘頓悟無生知見力’。能夠瞭卻心意識,得到無生知見力,才能開大智慧。禪] 佛教"禪那"的簡稱,梵語的音譯。也有譯為"棄惡"或"功德叢林"者。其意譯為"思維修"或"靜慮"。是佛教的一種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師禪與佛祖禪的區別。言思維修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維研修為因,得以定心,故謂之思維修。言靜慮者是依體立名。其禪那之體,寂靜而具審慮之用者,故謂之靜慮。靜即定,慮即慧,定慧均等之妙體曰"禪那"。也就是佛傢一般講的參禪。虛靈寧靜,把外緣(外在事物)都摒(bing)棄掉,不受其影響;把神收回來,使精神返觀自身(非肉身)即是"禪"。

——轉貼自:《智能氣功名詞釋義》

********************************************************************

凡是對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這個題目嚴格說來是有問題的,因為禪是不能講的。禪的境界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與思維言說的層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頂上,不可言傳;第二峰頭,略容話會」。為瞭把禪的境界介紹給大傢,不得已,仍然要藉言語來說明。

現在的社會到處煩亂,物質生活奢侈浮華;但是,有不少人卻感到生活空虛,精神焦慮,苦痛倍增。所以,這個能解決生命問題,提高生命境界的禪學,乃在世界各地,引起知識份子和社會人士的重視。

「禪」可以開拓我們的心靈,啟發人們的智能,引導我們進入更超脫的自由世界。禪合乎真善美的條件;雖然不容易談,可是要知道什麼是禪,那我們就不能不盡力弄清楚。現在我分成三個部分來敘述,這三部分是禪的歷史、禪的內容與禪的修法。

一.禪的歷史

佛陀談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經典浩瀚無涯,可是,這些無數的文字般若,與禪宗的起源並沒有直接的關系。相傳有一天,佛陀在靈山會上,登座拈起一朵花展示大眾,當時眾人都不明所以,隻有大迦葉微笑瞭一下,佛陀當時就說:「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摩訶迦葉。」佛陀於是將法門付囑大迦葉,禪宗就這樣開始傳承下來。

印度禪師代代相傳,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到中國來,時值南朝梁武帝在位。梁武帝篤信佛法,曾經三次舍身同泰寺,佈施天下僧眾,造橋建廟,依常人眼光看,真是功德無量。當達摩祖師見梁武帝時,梁武帝問他說:『我所做的這些佛教事業有無功德?』

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

梁武帝被潑瞭一盆冷水,心想我如此辛勞,怎麼會毫無功德?所以,他對達摩祖師的回答,並不滿意。

其實,從深一層面來說,梁武帝所得的隻是人天果報,應屬福德,並非功德。在禪的立場看,達摩祖師所說,正是直心之言,但是卻不得梁武帝的欣賞,因此,達摩乃轉往嵩山少林寺面壁。

從這一段記載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禪的高妙,確實不能以一般的見解去論斷的。像梁武帝的這種用心,隻求為善得福,並不是禪宗的究竟目標,即使有所得,也是人天福報而已,在禪師的眼裡,是與開悟的道無關。

神光慧可,河南人,少年精通世學,壯年在龍門香山出傢,後入嵩山少林寺,拜謁達摩,要求開示,並請為入室弟子,達摩不準許,神光遂在門外佇候。時值風雪漫天,過瞭很久,雪深及腰。達摩見他確實真誠求法,允許入內。並問他:『汝究竟來此所求何事?』

神光答道:『弟子心未安,乞師安心。』

達摩喝道:『將心拿來,吾為汝安!』

神光愕然地說:『覓心瞭不可得!』

達摩這時居然說道:『吾與汝安心竟!』

神光慧可豁然大悟。煩惱本空,罪業無體,識心寂滅,無妄想動念處,是即正覺,就是佛道。若能會心,佛性當下開顯。

我們一般稱達摩為中國禪宗始祖,而慧可就是二祖。

後來慧可傳三租僧璨,僧璨傳四祖道信,道信傳五祖弘忍。

神秀博通三藏,為五祖弘忍座下的大弟子,講經說法,教化四方,當時的人,莫不以其為五祖的傳人。這時卻從南方來瞭一個惠能,根性甚利,雖處南蠻猶獦獠之地,求法熱忱,並不落人之後。

當他見到五祖時,五祖曾試探他說:『南方人沒有佛性。』

當時惠能答道:『人有南北,佛性豈有南北?』

五祖經他這一反駁,知道這人是頓根種姓,非常人所及。為瞭考驗他的心志,就要他到柴房舂米,暫避眾人耳目。

後來,五祖令眾人各舉一偈,以為傳法的依據,若是見性,即得衣缽,成為五祖傳人。這時大眾都以為衣缽非神秀莫屬,所以沒有人敢與他競爭。

當時,神秀日夜思量,終於提出一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一偈子,五祖認為雖然不錯,但卻仍未能見性。所以衣缽沒有傳給他。

惠能在柴房裡得悉此事,心想我也來呈一偈如何?遂央人替他把偈語題在墻上。這偈語是這樣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見瞭,知道惠能已經見性。為恐其招忌,乃著人將偈拭去。然後到柴房敲門。問道:『米熟瞭沒有?』

惠能答曰:『早就熟瞭,隻等著篩耳。』

五祖遂又在門上敲瞭三下,惠能會意,乃在半夜三更,到五祖座下,請他開示。

五祖傳授他《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頓然大悟。五祖遂將衣缽傳他,並命他南行,以待時機。五祖送到江邊說:『我操船送你。』

惠能說:『迷時師度,悟時自度。』遂自行到南方弘化,終成為震爍古今的六祖。

從這些歷史記載,可知禪的風格確是相當獨特的,所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實是得其真機。但是由於禪門宗旨,並非人人能解,所以也常受人曲解。然而禪的機鋒教化,都是明心見性之方,全是依人的本性而予以揭露。他的原則是建立在「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上。所以進一步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有多少人能把握這一層的意義?梁武帝的希求人天福報,不就是典型的一例嗎?至於今天誰才能直探禪門本源?這就要靠眾生求法的宏願和實踐瞭![禪] 佛教“禪那”的簡稱,梵語的音譯。也有譯為“棄惡”或“功德叢林”者。其意譯為“思維修”或“靜慮”。是佛教的一種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師禪與佛祖禪的區別。言思維修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維研修為因,得以定心,故謂之思維修。言靜慮者是依體立名。其禪那之體,寂靜而具審慮之用者,故謂之靜慮。靜即定,慮即慧,定慧均等之妙體曰"禪那"。也就是佛傢一般講的參禪。虛靈寧靜,把外緣(外在事物)都摒(bing)棄掉,不受其影響;把神收回來,使精神返觀自身(非肉身)即是“禪”。 禪不是佛教專有的,禪是人人本具的,禪心如寶藏,要好好開發。求法,就是要開發我們內在的智慧。用感覺去應對世間,不是真的美好;用禪心去體會人生,將我們的菩提心、般若心、禪心提出來,才是真美好。禪如畫,可以美化環境;如鹽,可以促進食欲;如花,讓人欣賞;如胭脂,讓人亮麗。禪是幽默,是大自然,是我們的心,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禪並非是很“神妙”的東西,一旦在生活中發揮功用,則活潑自然,不受欲念牽累,到處充滿生命力,正可以扭轉現代人生活的萎靡。禪,就如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滌心靈的塵埃;如天上的白雲,讓您漂流四方,任運逍遙。古德參禪,重在明心見性,而不在意是否成佛,因為,心外的知識並不重要,內心的悟道不能沒有。

禪不僅僅限於打坐而已,隨時隨地的舉手投足、擔柴運水、飲食睡眠,都充滿禪機。禪是無所不在,遍於一切的。禪是揚棄既定的“定式”觀念,在違逆的人情中,見至情至性的奇峰。禪師們往往以“無理”對待有理,以“無情”對待有情,來顯示他高妙的智能與深沉蘊藉的慈悲。

禪不是離開生活,也不是閉關到深山裡自我瞭斷,而是言行動靜中修道,在生活上自然表現出平常心,不起分別妄想,這衣食住行裡就有禪。禪是一種歡喜自在,同樣吃飯睡覺,有禪沒有禪,味道就是不一樣。禪不是向外尋求的,“本無形適可尋求,雲樹蒼蒼煙霞深”,要找也找不到。

三界唯心,夢法唯識,我們自己的生命真諦,要在自己方寸之間尋求。一個禪者在衣食住行的生活裡,是離不開作務的,如同魚離不開水,樹少不瞭土,生活作務是禪者的道糧,很多禪師都是在彎腰劈砍、直身挑擔之間開悟的。要工作,要務實,要體驗,磨心志,“刮骨髓”才叫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