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愛怕什麼》

6、磨礪內心比油飾外表要難得多,猶如水晶與玻璃的區別。

7、我喜歡愛讀書的女人。書不是胭脂,卻會使女人心顏常駐。書不是棍棒,卻會使女人鏗鏘有力。書不是羽毛,卻會使女人飛翔。書不是萬能的,卻會使女人千變萬化。——畢淑敏,《我所喜歡的女子》

8、人活著是為什麼,自己快樂同時使別人快樂。

長這麼大——別嫉妒,俺說的是年齡——自然是罵過人的,罵人,如果一定要找,那總有罵人的理由,或者借口。罵齡久遠,而這更是個罵俗源遠流長的國度,西方男人拿刀子開始決鬥的時候,東方的諸葛亮因為罵死王朗而名垂千古。對罵,俺算不上是行傢,但也算是一個玩傢;不能說緊跟罵的時代潮流,但也算沒有落伍;可最近俺就有點糊塗瞭,前衛人士提出一新罵說,那就是罵的高境界是罵人不帶臟字。

論語序說史記世傢曰:“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父叔梁紇,母顏氏。以魯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歲,十一月庚子,生孔子於魯昌平鄉陬邑。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及長,為委吏,料量平;為司職吏,畜蕃息。適周,問禮於老子,既反,而弟子益進。昭公二十五年甲申,孔子年三十五,而昭公奔齊,魯亂。於是適齊,為高昭子傢臣,以通乎景公。公欲封以尼溪之田,晏嬰不可,公惑之。孔子遂行,反乎魯。定公元年壬辰,孔子年四十三,而季氏強僭,其臣陽虎作亂專政。故孔子不仕,而退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九年庚子,孔子年五十一。公山不狃以費畔季氏,召,孔子欲往,而卒不行。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則之,遂為司空,又為大司寇。十年辛醜,相定公會齊侯於夾谷,齊人歸魯侵地。十二年癸卯,使仲由為季氏宰,墮三都,收其甲兵。孟氏不肯墮成,圍之不克。十四年乙巳,孔子年五十六,攝行相事,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魯國大治。齊人歸女樂以沮之,季桓子受之。郊又不致膰俎於大夫,孔子行。適衛,主於子路妻兄顏濁鄒傢。適陳,過匡,匡人以為陽虎而拘之。既解,還衛,主蘧伯玉傢,見南子。去適宋,司馬桓魋欲殺之。又去,適陳,主司城貞子傢。居三歲而反於衛,靈公不能用。晉趙氏傢臣佛肸以中牟畔,召孔子,孔子欲往,亦不果。將西見趙簡子,至河而反,又主蘧伯玉傢。靈公問陳,不對而行,復如陳。季桓子卒,遺言謂康子必召孔子,其臣止之,康子乃召冉求。孔子如蔡及葉。楚昭王將以書社地封孔子,令尹子西不可,乃止。又反乎衛,時靈公已卒,衛君輒欲得孔子為政。而冉求為季氏將,與齊戰有功,康子乃召孔子,而孔子歸魯,實哀公之十一年丁巳,而孔子年六十八矣。然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乃敘書傳禮記。刪詩正樂,序易彖、系、象、說卦、文言。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十四年庚申,魯西狩獲麟,孔子作春秋。明年辛酉,子路死於衛。十六年壬戌、四月己醜,孔子卒,年七十三,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心喪三年而去,惟子貢廬於塚上,凡六年,孔子生鯉,字伯魚,先卒。伯魚生急,字子思,作中庸。” 何氏曰:“魯論語二十篇。齊論語別有問王、知道,凡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頗多於魯論。古論出孔氏壁中,分堯曰下章子張問以為一篇,有兩子張,凡二十一篇,篇次不與齊魯論同。” 程子曰:“論語之書,成於有子曾子之門人,故其書獨二子以子稱。” 程子曰:“讀論語:有讀瞭全然無事者;有讀瞭後其中得一兩句喜者;有讀瞭後知好之者;有讀瞭後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程子曰:“今人不會讀書。如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瞭後又隻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 程子曰:“頤自十七八讀論語,當時已曉文義。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 讀論語孟子法程子曰:“學者當以論語孟子為本。論語孟子既治,則六經可不治而明矣。讀書者當觀聖人所以作經之意,與聖人所以用心,聖人之所以至於聖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晝誦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氣,闕其疑,則聖人之意可見矣。” 程子曰:“凡看文字,須先曉其文義,然後可以求其意。未有不曉文義而見意者也。” 程子曰:“學者須將論語中諸弟子問處便作自己問,聖人答處便作今日耳聞,自然有得。雖孔孟復生,不過以此教人。若能於語孟中深求玩味,將來涵養成甚生氣質!” 程子曰:“凡看語孟,且須熟讀玩味。須將聖人言語切己,不可隻作一場話說。人隻看得二書切己,終身盡多也。” 程子曰:“論孟隻剩讀著,便自意足。學者須是玩味。若以語言解著,意便不足。” 或問:“且將論孟緊要處看,如何?”程子曰:“固是好,但終是不浹洽耳。” 程子曰:“孔子言語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語句句是事實。” 程子曰:“學者先讀論語孟子,如尺度權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見得長短輕重。” 程子曰:“讀論語孟子而不知道,所謂‘雖多,亦奚以為’。” 卷一 學而第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3363465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卷一 為政第二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 不愚。”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論語》

子曰:“巧言令色〔巧言令色〕花言巧語,外表美好。令,好。,鮮矣仁〔鮮矣仁〕很少是有仁德的。鮮,少。!”(《論語?學而》)

子曰:“士志於道〔志於道〕有志於追求真理。,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未足與議也〕不值得和他交談。。”(《論語?裡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子曰:“知〔知〕通“智”,聰明。下面“知者不惑”的“知”與此相同。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壽〕長壽。。”(《論語?雍也》)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想要仁,仁就來瞭。意謂求仁是個態度問題,不是能力問題。。”(《論語?述而》)

子曰:“三軍可奪〔奪〕喪失。帥也,匹夫〔匹夫〕一個人,泛指平常人。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子曰:“不患①〔患〕擔心。人之不己知〔不己知〕不瞭解自己。,患其不能〔不能〕沒有能力(才能)。也。”(《論語?憲問》)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子曰:“過〔過〕有過錯,犯錯誤。後面的“過”是“過錯”的意思。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學而時習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孔子教人學“六藝”,包括禮、樂、射、禦、書、數。

敏於事而慎於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又《論語·裡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義相同。意為做事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名言。“罔”,迷惘。“殆”有兩義:一為危殆,疑不能定。一為疲殆,精神疲怠無所得。當從前解。此句可與“溫故而知新”章合參。孔子首倡學思並重,對孔門弟子有很深影響。如子夏言博學近思,《中庸》言博學慎思,都認為學思不可偏廢。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說話必須真實;說瞭話必須能踐言。”(《語譯廣解》)孔子及後儒極重信,“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靈公》)是孔門的處世原則。

訥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裡仁》:“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孔子一以貫之之重行慎言思想。

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裡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名言。孔子語聽言觀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謹於言而敏於行耳。”(《論語集註》)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名言。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按字義,文,文采;質,質樸;彬彬,雜半之貌。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隻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文與質的關系,亦即禮與仁的關系。於此一則體現瞭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瞭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於文,亦不主張偏勝於質;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而做到過點且屬不易。

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名言。孔子在承認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對鬼神既不輕慢亦不要予以親近,這與其在日常生活、社會活動中強調先人事,後鬼神(《論語·先進》:“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態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孔子名言。此句猶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應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體現孔子所倡導的“恕”之道,亦即關於“仁”的實踐途徑與方法。以己所欲譬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標準,即從積極意義上實踐“仁”其低標準則是推己所厭及他人而不惡加,即從消極意義上實踐“仁”(見《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認他人之價值,關心他人之生存與發展,從又一側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義特征。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其句意謂傳述舊章而不創作,對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與“好古”,系孔子對終其一生之教學與學術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時亦體現出其整理歷史文化遺產的原則及其對上古文化的基本態度。所謂“不作”,朱熹認為孔子“其事雖述,而功則倍於作矣”(同上)。然後世學者認為實際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名言。其句意謂:默默將所見所聞記於心間,發憤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學生不知疲倦。孔子於此所舉三事:其一,重在言識(記憶),不在言默,所謂“多聞,質而守之”(《禮記·緇衣》),“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論語·述而》),其二、三,則表達瞭孔子於求知學問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熱忱,同時也是孔子從認識和方法對“學”與“教(教誨)”的合理總結。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名言。意謂:以不義手段占有的財富與官位,對於我如同天際的浮雲。又見《論語》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裡仁》:“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孔子於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貴的具體原則,即須合於“義”與“仁道”,違此而獲,則被視如過眼煙雲之不足取。同時亦表明其於清貧生涯甘之如飴、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與襟懷。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孔子名言。其句意謂:發奮用功連吃飯也不記得(學有所獲),便高興得忘瞭憂慮,連入老境也未覺察。此實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辭。《禮記·表記》:“子曰:‘《詩》之好仁如此。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其一生好學不倦,倡導積極有為,對所創立學說的實現孜孜以求,“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禮記·中庸》),是以展示瞭孔子自強不息,終老不疲與明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名言。君子通曉事理,故待人接物處世猶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與此義同。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

孔子名言。朱熹引謝上蔡註曰:“士窮見節義,世亂識忠臣。”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名言。

民無信不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此即孔子對子貢問政之答。民信之與足食足兵為孔子治邦強國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無信;民信則為本。此也即與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義有相通這處。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孔門名言。語出《論語·顏淵》:“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魯哀公所問“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時所言。也即是發揮孔子“政在使民富”(《說苑政理》)的儒傢思想。孔子認為,民富在於薄稅斂。

君子成人之美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雖令不從。”儒傢一貫認為:為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漢書·公孫弘傳》)“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為檢式儀表,故令行於天下。”(《淮南子·主術》)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是儒傢一貫的處世態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論語·憲問》)後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正義》引解:“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而人宜遠慮歷為儒傢所重。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此即施“仁”於人。朱熹註曰:“責己得厚,故身益修;責人薄,故人易從,所以人不得而怨之。”(《論語集註》)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名言。《論語》凡四見,旨同而文小異。《學而》載:“子曰:‘不患人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為不必擔心別人不知我,該擔心的是我不知人。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名言。意謂不因某人之言中聽而舉薦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棄其言。孔子這種穩重、全面的舉人之術、聽言之法為後世所重。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名言。儒傢都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實施“仁政”。學而時習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孔子教人學“六藝”,包括禮、樂、射、禦、書、數。

敏於事而慎於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又《論語·裡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義相同。意為做事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名言。“罔”,迷惘。“殆”有兩義:一為危殆,疑不能定。一為疲殆,精神疲怠無所得。當從前解。此句可與“溫故而知新”章合參。孔子首倡學思並重,對孔門弟子有很深影響。如子夏言博學近思,《中庸》言博學慎思,都認為學思不可偏廢。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說話必須真實;說瞭話必須能踐言。”(《語譯廣解》)孔子及後儒極重信,“言忠信,行篤敬”(《論語·衛靈公》)是孔門的處世原則。

訥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裡仁》:“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孔子一以貫之之重行慎言思想。

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裡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名言。孔子語聽言觀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謹於言而敏於行耳。”(《論語集註》)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名言。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按字義,文,文采;質,質樸;彬彬,雜半之貌。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隻有具備“仁”的內在品格,同時又能合乎“禮”地表現出來,方能成為“君子”。文與質的關系,亦即禮與仁的關系。於此一則體現瞭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則反映瞭其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於文,亦不主張偏勝於質;當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而做到過點且屬不易。

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名言。孔子在承認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對鬼神既不輕慢亦不要予以親近,這與其在日常生活、社會活動中強調先人事,後鬼神(《論語·先進》:“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態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孔子名言。此句猶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應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體現孔子所倡導的“恕”之道,亦即關於“仁”的實踐途徑與方法。以己所欲譬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標準,即從積極意義上實踐“仁”其低標準則是推己所厭及他人而不惡加,即從消極意義上實踐“仁”(見《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認他人之價值,關心他人之生存與發展,從又一側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義特征。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其句意謂傳述舊章而不創作,對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與“好古”,系孔子對終其一生之教學與學術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時亦體現出其整理歷史文化遺產的原則及其對上古文化的基本態度。所謂“不作”,朱熹認為孔子“其事雖述,而功則倍於作矣”(同上)。然後世學者認為實際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名言。其句意謂:默默將所見所聞記於心間,發憤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學生不知疲倦。孔子於此所舉三事:其一,重在言識(記憶),不在言默,所謂“多聞,質而守之”(《禮記·緇衣》),“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論語·述而》),其二、三,則表達瞭孔子於求知學問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熱忱,同時也是孔子從認識和方法對“學”與“教(教誨)”的合理總結。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名言。意謂:以不義手段占有的財富與官位,對於我如同天際的浮雲。又見《論語》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裡仁》:“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孔子於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貴的具體原則,即須合於“義”與“仁道”,違此而獲,則被視如過眼煙雲之不足取。同時亦表明其於清貧生涯甘之如飴、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與襟懷。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孔子名言。其句意謂:發奮用功連吃飯也不記得(學有所獲),便高興得忘瞭憂慮,連入老境也未覺察。此實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辭。《禮記·表記》:“子曰:‘《詩》之好仁如此。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其一生好學不倦,倡導積極有為,對所創立學說的實現孜孜以求,“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禮記·中庸》),是以展示瞭孔子自強不息,終老不疲與明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名言。君子通曉事理,故待人接物處世猶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與此義同。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

孔子名言。朱熹引謝上蔡註曰:“士窮見節義,世亂識忠臣。”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名言。

民無信不立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此即孔子對子貢問政之答。民信之與足食足兵為孔子治邦強國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無信;民信則為本。此也即與孔子的殺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義有相通這處。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孔門名言。語出《論語·顏淵》:“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此是孔子弟子有若答魯哀公所問“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時所言。也即是發揮孔子“政在使民富”(《說苑政理》)的儒傢思想。孔子認為,民富在於薄稅斂。

君子成人之美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雖令不從。”儒傢一貫認為:為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漢書·公孫弘傳》)“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為檢式儀表,故令行於天下。”(《淮南子·主術》)

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路》:“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是儒傢一貫的處世態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論語·憲問》)後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正義》引解:“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而人宜遠慮歷為儒傢所重。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此即施“仁”於人。朱熹註曰:“責己得厚,故身益修;責人薄,故人易從,所以人不得而怨之。”(《論語集註》)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名言。《論語》凡四見,旨同而文小異。《學而》載:“子曰:‘不患人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為不必擔心別人不知我,該擔心的是我不知人。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名言。意謂不因某人之言中聽而舉薦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棄其言。孔子這種穩重、全面的舉人之術、聽言之法為後世所重。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名言。儒傢都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實施“仁政”。你太有才瞭!賊好!孔子說:"學瞭知識後,而能按時反復地溫習它,不也是件愉快的事嗎?有志同道合的人遠道而來,不也是件快樂的事嗎?別人不理解我,我並不惱恨,不也是個有修養的人嗎?"

孔子說:“君子不追求飲食的飽足,不追求居住的安逸;做事勤快,說話謹慎,接近有德行的人而匡正自己,這可以說是喜歡學習的瞭。”

孔子說:不因別人不瞭解自己而憂慮,卻應當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

孔子說:“仲由,我教給你的知識,你都明白嗎?明白 就說明白,不明白就說不明白,這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孔子說:“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孔子說:“到瞭天氣寒冷的時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後凋零的。”

孔子說:“季康子問孔子怎麼搞好政治.孔子說:"政這個字的意思就是"正",你如果帶頭走正道,誰敢不走正道呢?"

孔子說:“在路上聽瞭傳言,隨即就四處傳播,這是道德所不容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