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青春誓言的勵志短句,北京天安門廣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共青團員和少先隊員代表集體致獻詞。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趙迪/攝

在今天上午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當1000餘名少先隊員和共青團員齊聲喊出的“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在天安門廣場上響起4遍時,所有人為之震撼。青年學生用最飽滿的聲音,堅定地向黨道出瞭青春的誓言。

記者查閱中國共產黨歷次逢十慶祝活動流程後發現,這是第一次出現青少年獻詞環節。

獻詞隊伍裡有4名領誦員。來自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的大四學生趙建銘,作為獻詞的領誦員之一,對這一刻難以忘懷。

“我本以為經歷瞭這麼多次訓練與演練之後,我不會緊張瞭。但是當今天早晨5點多到達天安門廣場時,我的心跳一下子加快瞭。”趙建銘說。

趙建銘的領誦詞中有這樣一句青春誓言的勵志短句:黨是冉冉升起的旭日,驅散黑暗、帶來光明。“我今早看到天安門的那一瞬間,太陽正穿過雲層照射下來,這句話立刻就從腦海中蹦瞭出來,所有的情緒情感就被調動瞭起來。”趙建銘說。

千名青少年獻詞不僅是今天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高光”時刻,對很多參與其中的學生來說也是“高光”時刻。

為瞭精心準備這次獻詞,北京師范大學大三學生嶽天舒幾乎一夜沒有合眼,離開天安門廣場時,她臉上的妝容有些斑駁,但回憶起慶祝大會的超燃瞬間,她的聲音依然慷慨激昂。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瞭!”72年前,毛主席在天安門廣場上宣告新中國的成立。“作為新一代學生,我們此時可以站在廣場上,喊出同樣的話。那一瞬間,我覺得非常有力量感,也很自豪。”站在隊伍第五列第八排的嶽天舒說。

據瞭解,很多學生是今年3月底接受的任務,在之後的幾個月內,他們經歷瞭校內合練、區內合練、市裡合練及幾次大型演練,中午出門夜晚才回到宿舍是常有的事,幾次大型的演練還要傍晚集結深夜演練。

“從3月到現在,我們訓練瞭100多場。”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的教師隋欣益說,從接到任務開始,學生們每周一、三、五都要進行專業練習,每周二、四則進行體能練習。訓練強度很大,但是沒一個同學喊苦喊累,而且學校參與獻詞任務的同學以2018級的大三學生為主,課業量作業量都很大。“但是所有人都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所有作業。”隋欣益說,“這些孩子是第一批00後的大學生,他們經受住瞭考驗,在獻詞團隊中,他們被稱為‘千禧新聲’。”

21名北師大的學生散落在千人合誦人海裡。其中,11人來自該校主持人協會,10人來自街舞社、北國劇社、支教團等其他社團。

千人齊誦,如何整齊劃一青春誓言的勵志短句?嶽天舒說,這得先從一個個小的方陣開始練習。有十幾年主持經驗的嶽天舒不僅是北師大主持人協會的會長,也是這21人的訓練負責人。

在校內訓練時,11名有基礎、有默契的主持人協會成員一對一幫助其他社團從來都沒接觸過朗誦的同學。他們在合誦訓練和遊戲、打球等體能訓練中成為好朋友,培養瞭默契。

嶽天舒認為,這個活動並不是要求每個人的吐字多麼標準、都是“播音腔”,更多的需要大傢協作,培養一個統一的標準。

“在這樣一個千人合誦的節目裡,你可以鼓勵大傢你就是主角,但實際上,你的聲音不能是最出挑的那個,也不能是最特別的那個。”嶽天舒說。

“我們獻詞的內容就800多字,但背後蘊含的內容太豐富瞭。”趙建銘說。

為瞭讓學生瞭解800字背後的內容,很多學校給學生上黨史課,也找來瞭大量影像資料。《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等經典電影及紅色歌曲便進入瞭趙建銘的刷劇聽歌清單。

“今天,我的腦海中出現瞭一幅又一幅畫面,情感自然而然就充沛瞭起來。”趙建銘說。

其實,幾個月的訓練已經變成一節節生動的黨課,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對黨史的瞭解更加清晰瞭,對自己身上的責任更加明確瞭。

“那句‘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誓言代表瞭我的心聲。”北京語言大學大二學生張千一說,“年輕人就要肩負起這個時代的責任。”

5分多鐘的獻詞對這群年輕學生來說不難記憶。站在偌大的廣場,嶽天舒的腦海裡不自覺就出現瞭星星之火燎原的畫面。“100年前,古老的中華大地誕生瞭中國共產黨,播撒信仰的火種,點亮真理的強光”,之後的井岡山革命、萬裡長征、保衛黃河、百萬雄師過大江,都是中學歷史課本上的知識青春誓言的勵志短句;脫貧攻堅、生態文明、人類命運共同體,他們早在高中政治課堂上就熟稔於心。

嶽天舒是共青團員,她參與過很多紅色黨史、校史活動,扮演過女共產黨員繆伯英。在這個21歲的女孩心裡,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是決定後半生信仰的事。入黨誓詞裡說,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我的熱血真的足夠嗎?我的信念真的夠堅定嗎?”這些問題一直拷問著嶽天舒。

從校內練到千人練、從北師大輾轉到偏遠郊區、從中午訓練到晚上11點、甚至夜裡兩三點……有關信念和能力的自我懷疑,在這200多個小時後有瞭答案:“我作好準備瞭。”

本報北京7月1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 胡春艷 張國 張藝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 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