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2.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3. 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論語》

4.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5. 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為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為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摘孔子《論語》

6.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 (君子的過錯好比日月蝕。他犯瞭過錯,人們都看得見;他改正瞭錯誤,人們都仰望著他。)

7. 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8. 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9.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摘孔子《論語》

10.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11.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12. 君子博學與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13.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4.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

15. 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16.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17. 聽其言而觀其行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18.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春秋·孔子《論語·八佾》

19.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20.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原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譯司馬牛憂傷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子夏說:“我聽說過:‘死生命中註定,富貴由天安排。’君子(隻要)敬業而不犯錯誤,對人恭敬而有禮貌。四海之內都是兄弟呀。君子擔心什麼沒有兄弟呢?”

21. 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22.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出自《論語•雍也》。

23.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24. 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25.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26.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27.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28.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29.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 《和張仆射塞下曲 》唐·盧 綸

30.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31.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32. 幾個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33.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34.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35.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論語》

36. 我希望有個人,會陪我從友情走向愛情,再從愛情走向親情。

37. 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8.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摘孔子《論語》

39. 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40.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譯孔子說:“君子團結群眾但不相互勾結,小人拉幫結派而不團結群眾。”

41.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2. 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43.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

44.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45.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一國軍隊,可以奪去它的主帥;但一個男子漢,他的志向是不能強迫改變的。)

46. 巧言令色,鮮亦仁!

47.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一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48.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譯孔子說:“聰明智慧的人喜愛水,有仁德的人喜愛山;聰明智慧的人活躍好動,有仁德的人沉靜穩重;聰明智慧的人快樂,有仁德的人長壽。”

49.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論語》

50.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摘孔子《論語》

51.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裡,行乎哉?

52.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53.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54.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摘孔子《論語》

55.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56. 有教無類。——摘孔子《論語》

57.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58.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59.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摘孔子《中庸》

60.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摘孔子《大學》

61.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人沒有信用就沒有立足之地。)

62.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63. 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64.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摘孔子《論語》

65. 信者,人君之大寶也。

6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67.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

68.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69.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70. 不要放棄自己現在所堅持的,因為在未來你會引以為傲。

71.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72. 朝聞道,夕死可矣!

1.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摘孔子《論語》

2. 不能太親近一個人,因為我做不到被傷瞭很多次還依然敢真心相待。

3.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4.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矛盾,每個人的堅持是否值得隻有自己最明白,但堅持肯定是同你以為放手可以成全我的幸福,可你不知道,我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和你手牽手。

5.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6.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7.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8. 我們之所以要努力,不是為瞭改變世界,而是為瞭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9.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0.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州橋》

11. 論語中這些句子是什麼意思《論語》是一部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根據當時孔子的言行記錄整理而成的儒傢經典著作,約成書於戰國前。現存《論語》20篇,約500節,萬餘字。《論語》集中體現瞭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大思

12.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13.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4.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15. 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禮的作用,在於使人的關系和諧為可貴。)

16.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 孔子認為自己學習循序漸進;“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18.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9.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

20. 看的是書,讀的卻是世界;沏的是茶,嘗的卻是生活;斟的是酒,品的卻是艱辛;人生就像一張有去無回的單車票,沒有彩排。

21.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2.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出自《論語•為政》。

23.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24. 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5. 八佾舞於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6.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原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譯子夏說:“重賢輕色、侍奉父母能竭心盡力、侍奉君王,能舍棄自己的身軀、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沒有學習過,我也一定認為他已經受到瞭良好的教育。”

27. 每一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一段時光,是付出瞭很多努力,忍受孤獨和寂寞,不抱怨不訴苦,日後說起時,連自己都能被感動日子。

28.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

29. 放於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30.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31.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2.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33. 1.我知道我沒那麼優秀,但是我有夢想,並且我一直在努力。2.奇跡不過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時間不會改變一切,能改變一切的人,隻有你自己。3.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實現夢想的瞬間,而是堅持夢想的過程。4.不奮鬥,你的才華如何配得上你的任性。不奮鬥,你的腳步如何趕得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奮鬥,世界這麼大你靠什麼去看看。5.壞的過去,以後你的人生就隻剩下好事。6.當你越來越漂亮時,自然有人關註你。當你越來越有能力時,自然會有人看得起你。7.勝利是不會向我們走來的,你必須自己走向勝利。8.每天多一點點的努力,不為別的,隻為瞭日後能夠多一些選擇,選擇雲卷雲舒的小日子,選擇自己說瞭算的生活,選擇自己喜歡的人。

34.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35. 子曰: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36.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論語》

37. 子曰:“賜也,女以予多學而知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摘孔子《論語》

38.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39.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40.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41. 三軍可奪師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譯 孔子說:“三軍可以喪失它的主帥,一個男子漢不可以喪失他的志向。”

42. 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裡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43. 施諸已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摘孔子《中庸》

44.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45.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出自《論語•衛靈公》。

46.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47. 道之以告德,齊之以禮。

48.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譯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麼事不能容忍呢?”

49. 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 (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瞭。)

50. 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摘孔子《論語》

51. 歷覽前賢國與傢,成由勤儉破由奢。

52. 人最強大的精神支柱,不是意志或信仰,而是習慣。

53.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說:“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

54. 痛過,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哭過,才知道心痛是什麼感覺;傻過,才知道適時的堅持與放棄;愛過,才知道自己其實很脆弱。其實,生活並不需要這麼些無謂的執著,沒有什麼就真的不能割舍。

55.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孔子《論語》

56.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57. 力不足者,中道而廢原冉求曰:“非不悅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汝劃。”譯冉求說:“我不是不喜歡您的學說,而是我的能力不足。”孔子說:“如果是能力不足的話,是走到中途才廢棄而停止,但現在你還沒開始,就給自己劃瞭一條截止的界限而停止前進瞭。”

58. 《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摘孔子《論語》

59. 譬如為山,未成一簣。

60. 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

61. 以前以為堅持就是永不動搖,現在才明白,堅持是猶豫著、退縮著、心猿意馬著,但還在繼續往前走,早安。

62.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馬去疾如鳥,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胡天曉。 —— 《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 》唐·岑 參

63.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

64.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65.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譯孔子說:“時時溫習已經學過的知識,由此就能獲取新的更深的知識,這樣就可以做老師瞭。”

66.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67.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68.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69. 你真正喜歡一樣東西,但它又給你帶來傷害的時候,其實這是老天在考驗你是否足夠堅持。

70.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71. 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72.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出自《論語·子路》

73.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摘孔子《大學》

74. 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75.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摘孔子《論語》

76.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77.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78.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79.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80. 德不孤,必有鄰。

81.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82.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春秋·孔子《論語·為政》

83.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論語》

84.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85.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8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論語•衛靈公》。

8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88.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89.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90.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摘孔子《論語》

91. 以約失之者鮮矣譯孔子說:“經常能約束自己的人,犯錯誤的時候就少瞭。”

92.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93.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衛靈公》 (花言巧語就敗壞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

94.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95.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96.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自身正瞭,即使不發佈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幹,自身不正,即使發佈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

9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98.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99.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100. 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

101.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論語•為政》。

102. 先勞苦而後得功,此所以為仁。

103. 論語表示不要自以為事的句子.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說:“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學習,看到別人缺點,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

104.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出自《論語•衛靈公》。

105.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孔子說:“仁難道離我們很遠嗎?隻要我想達到仁,仁就來瞭。)

106. 剛、毅、木、訥近仁。

107. 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譯孔子說:“《關雎》篇,快樂而不放蕩,悲哀卻不傷痛。”

108. 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109. 仁者,其言也切。

110. 努力向上吧,星星就躲藏在你的靈魂深處;做一個悠遠的夢吧,每個夢想都會超越你的目標。--佚名

111. 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112. 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113.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摘孔子《論語》

114.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115.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

116.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傢祭無忘告乃翁。 ——《示兒》宋·陸 遊

117.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

118.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119. 德不孤,必有鄰。——《論語·裡仁》 (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會有思想一致的人與他相處。)

120.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21.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22.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瞭。)

123.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志士仁人,沒有貪生怕死而損害仁的,隻有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成全仁的。)

124.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譯 孔子在河邊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流水一樣啊!日日夜夜不停地留去。”

125. 巧言令色,鮮矣仁譯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人,很少有仁愛之心。”

126. 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27.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裡仁》

128.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春秋·孔子《論語·裡仁篇》

129. 公交車上一位小夥子上車沒有找到座位,就往後一隻走,走到一位小朋友的面前。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是不是坐累瞭,坐累瞭告訴叔叔,叔叔替你坐會。”小朋友看瞭看叔叔說:“叔叔,你放心我能堅持住。”

130.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13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 倘若把生活比作河流,隨波逐流的現代人,大部分生活在河流的表層。日子過得不錯,看上去很美,其實似是而非,沒有尋找生活深度的時間和耐心,不能從生活中為自己找到良性刺激。所以並不快樂,內心反倒空虛。

3.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原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譯 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就在其中瞭!用不義的手段得到富貴,對我來說,(那些富貴)就象(天上的)浮雲。”

4.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5. 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既欲其生,有欲其死,是惑也。

6.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7.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8.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9. 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

10.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裡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11. 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12.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裡仁》

13.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4.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15.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16.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17. 你要做的就是別人換不掉的,那你做不到怪誰,就是你自己沒用!

18.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

19.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20.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出自《論語•顏淵》。

21.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譯孔子說:“(如果)三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作為我老師的人。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對於他的缺點,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22. 兩個人在但願有你說不必生生世世,隻要夜來仍能念出你名字

23. 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24.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摘孔子《論語》

25. 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諸葛武侯》

26.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譯孔子說:“一個人內在的質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顯得粗野,外在的文采勝過內在的質樸就未免浮誇虛偽。隻有文采和質樸配合恰當,然後才能成為君子。”

27.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28.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29. 往昔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摘孔子《論語》

30.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3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2.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3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春秋·孔子《論語·學而》

34.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言行,替人傢謀劃的事不盡心盡力嗎?和朋友交往不誠心誠意嗎?我從老師那裡學到的,有沒有時時溫習、實踐呢?)

35.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摘孔子《論語》

36.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37.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摘孔子《論語》

38.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39.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既來之,則安之。——摘孔子《論語》

40.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論語·述而》(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瞭。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41.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42. 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43.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44.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聰明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45. 三軍可以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6.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原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譯子貢問:“孔文子憑什麼獲得‘文’的謚號?”孔子說:“他聰敏又好學,向比自己學問差的人請教時,不覺得沒面子,所以稱為‘文’。”

47.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裡,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

48.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摘孔子《論語》

49.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50.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51. 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52.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5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摘孔子《論語》

54. 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摘孔子《論語》

55. 你總有那個本領把我的堅持變得什麼也不是

56.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57.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論語》

58.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59. 朝聞道,夕死可矣。

60. 如果你要做一件事,請隻管安安靜靜的去做。因為那是你自己的事,別人不知道你的情況,也不可能幫你實現夢想。千萬不要因為虛榮心而炫耀,也不要因為別人一句評價放棄自己的夢想。其實最好的狀態,是堅持自己的夢想,聽聽前輩的建議,少錯幾步。值不值,時間是最好的證明。

61. 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為孝乎。

62. 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63. 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64.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65. 子絕四①:毋意②,毋必③,毋固④,毋我⑤。 出自《論語•子罕》。

66. 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67. 孔習相近也,性相遠也。

68.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污,小人隻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69.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摘孔子《論語》

70. 德不孤,必有鄰譯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必然有同他相親近的人。”

7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譯孔子說:“(對任何事業)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以實行它為快樂的人。”

72.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73.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74.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

75. 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76. 十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是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地放棄瞭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瞭不該堅持的。

77.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譯孔子說:“(教學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不能領會時,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而又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不能舉一例就理解其他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重復去教他瞭。”

1.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xxx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2.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摘孔子《論語》

3. 見賢思齊,見不肖而內自省焉。

4.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雜詩》

5.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6.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7. 子曰:“有教無類①。” 出自《論語•衛靈公》。

8.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對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9.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10. 純白色的記憶中擁有和你最幸福的時光

11. 如果相互對峙又何必這樣堅持

12.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1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 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15.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6.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

17.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18. "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19.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20.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21.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22.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3.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論語》

24.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25.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6.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27.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8. 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29. 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30.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摘孔子《論語》

31.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32. 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摘孔子《論語》

33.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譯孔子說:“將知識默記在心,學習時,不感到滿足,教人時,不感到倦怠,這三方面我做到瞭哪些呢?”

34. 敏而好學,不止下問。

35.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

36.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呼?

37.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論語》

38.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摘孔子《論語》

39.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之惡。

4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41.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原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譯顏淵、季路在孔子身邊侍立。孔子說:“為什麼不說說各人的志向呢?”子路說:“願將車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壞瞭也不遺憾。”顏淵說:“但願能做到不誇耀自己的優點、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子路說:“願意聽聽老師您的志向。”孔子說:“但願使老人能享受安樂,使少兒能得到關懷,使朋友能夠信任我。”

42.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43.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摘孔子《論語》

44.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摘孔子《論語》

45.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46.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47. 不學禮,無以立。

48. 勝利不是戰勝敵人,而是提高自己。我們隻要每天進步百分之那就是成功。

49.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

50. 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51.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52.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53.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54.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春秋·孔子《論語·公冶長》

55.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56.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謂之“文”也。

57.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民歌《長歌行》

58.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9. 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60.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

61.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62.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63.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64.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不怕別人不瞭解自己,隻怕自己不瞭解別人。)

65.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66.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67.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68. 智者上善若水,海納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載物。

69.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到瞭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

70.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7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譯 孔子說:“學習並且不斷溫習,不也很愉快嗎?遠方來瞭朋友,不也很快樂嗎?人傢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72.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73.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74.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出自《論語•學而》。

75. 忘記昨天,直面今天,迎接明天

76.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論語·述而》(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瞭,十分快樂而忘記瞭憂愁,沒有感覺到老年將要到來。)

77. 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7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79. 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

80. 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81.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8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83.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84.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85.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孔子《論語》

86.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看牡丹。——《牡丹》 宋·陳與義

87. 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88. 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見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

89.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90. 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91. 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面對著仁德,就是老師,也不同他謙讓。)

92. 讓你病的人,給不瞭你藥;給你藥的人,舍不得你病。

93.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94.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95.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96.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原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譯曾子得瞭重病,召集他的弟子們說:“(掀開被子)看看我的腳!看看我的手(有沒有毀傷之處)!《詩經》中說:‘小心翼翼,就像站在深淵之旁,就像踩在薄冰之上。’從今以後,我知道(我的身體)再也不會受傷瞭。弟子們!”

97.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過去的種種錯就錯瞭,追悔已來不及,但將來的一切還是可以預料,還可以努力使事情往好方向發展。)

98. 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99. 子曰: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100.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摘孔子《論語》

101. 從心所欲,不逾矩。

102.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是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103. 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104.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一xxx隊,可以奪去它的主帥;但一個男子漢,他的志向是不能強迫改變的。)

10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06. 人生在世,總是要經歷些悲歡離合,人情冷暖,或許隻有經歷的多瞭,心才會漸漸的堅強,一些無法割舍的過往,一些留不住的情義,包括生活中的煩惱,苦痛,最終都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變得雲淡風輕。人生在世,磨難總會有,困難總會有,與其藏在內心糾結不開,不如學著豁達些,淡然些。

107. 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108.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摘孔子《論語》

109.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損矣。

110.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111. 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謂之學矣。——摘孔子《論語》

112. 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摘孔子《論語》

113. 當仁,不讓於師。——摘孔子《論語》

114.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為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不真誠,教別人的東西自己有沒有研習好。”“傳”字有兩解,一,師傅之於己,一,己傳之於人。依上文“為人謀”“與朋友交”推之,當謂“己之傳於人”。

115.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116.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17. 放於利而行,多怨。

118.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19.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20. 不遷怒,不貳過。

121.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122. 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留誨曹師等詩》

123.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不要求快,不要貪求小利。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24.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摘孔子《論語》

125.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126. 人生當自勉,學習需堅持。從這一刻開始,我依舊是我,隻是心境再不同。不論今後的路如何,我都會在心底默默鼓勵自己,堅持不懈,等待那一場破繭的美麗。

127.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論語·述而》 (發憤用功,連吃飯都忘瞭,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瞭,連自己快要老瞭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128. 1不要與那些不想和你分享時間的人消磨時間。

12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130.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131.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132.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摘孔子《論語》

133.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34.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135. 君子食無求飽,……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摘孔子《論語》

136. 禮之用,和為貴。

137.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138. 道不同,不相為謀。——摘孔子《論語》

139.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140.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141.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42.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摘孔子《論語》

143.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144.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溫習舊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可以憑借這一點就可以成為老師瞭)

145.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46.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3.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液。”

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5.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裡仁》(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6.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論語》

7. 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摘孔子《論語》

8.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9.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譯孔子說:“《詩經》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話概括它的全部內容,可以說是:“思想純潔,沒有邪惡的東西。”

10.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成陽,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少年行》

11.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摘孔子《論語》

12. 子曰:“有教無類。”

13. 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遠。 出自《論語•泰伯》。

14.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5.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

16. 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17. 見義不為,無勇也。

18.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聰明人喜愛水,有仁德者喜愛山;聰明人活動,仁德者沉靜。聰明人快樂,有仁德者長壽。)

19.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 (有益的交友有三種,有害的交友有三種。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誠信的人交友,同見聞廣博的人交友,這是有益的。結交諂媚逢迎的人,結交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結交善於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

20.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論語》

21.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22. 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23. 要知道,異地戀就是在和時刻賽跑,你堅持住瞭,就勝利瞭,被時刻打敗瞭,就會一輩子錯過那個人。因此必須要在異地戀情馬拉松中再堅持一下,在堅持一下,你就贏瞭!

24. 父母,唯其疾之憂。

25.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6. 孔子說自己貧賤; 孔子“吾少也賤,故能多鄙事。”

2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8. 志氣這東西是能傳染的,你能感染著籠罩在你的環境中的精神。那些在你周圍不斷向上奮發的人的勝利,會鼓勵激發你作更艱苦的奮鬥,以求達到如象他們所做的樣子。——斯蒂文

29. 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30.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1.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3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3.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4.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

35.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摘孔子《論語》

36.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論語·為政》 ( 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瞭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37.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38. 仕則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摘孔子《論語》

39. 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40. 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41. 人可以沒有骨氣,但不可以做懦夫。

42.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3.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出自《論語•子罕》。

44. 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45. 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隻以異。

46.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摘孔子《論語》

47.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論語》

48.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論語·衛靈公》 (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驗他,卻可以接受重大任務,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務,卻可以用小事情考驗他。)

49. 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在現場直播。

50. 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摘孔子《大學》

51. 論語中用“勤奮專心”來概括的句子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52. 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53.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摘孔子《論語》

54. 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傢之堂!

55.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衛靈公》(自己力行多些,且苛求別人少些,就能遠離怨恨瞭)

56.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7.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年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58.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助長別人的惡處。小人則與此相反。)

59.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60.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61.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靈公》  (君子不憑一個人說的話來舉薦他,也不因為一個人不好而不采納他的好話。)

62. 成功沒有快車道,幸福沒有高速路。所有的成功,都來自不倦的努力和奔跑;所有幸福,都來自平凡的奮鬥和堅持。

63. 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64. 貧而無諂,富貴無驕。

65.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譯隻傳述(舊的文化典籍)而不創作(新的),相信而且喜愛古代的文化典籍。

66.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67. 三思而後行原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譯 季文子遇事總要思考三次,然後才行動。孔子聽說後,說:“思考兩次就可以瞭。”

68.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69.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70. 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71.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72.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①也。” 出自《論語•裡仁》。

73.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74.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75. 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76.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77.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78. 所有堅持都是因為熱愛。

79.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80. 孔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81. 但是,不要總想在自身之外尋開心。令你開心的事不在別處,就在你身上。因此,找出自身的情緒高漲期用來不斷激勵自己。

82.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83. 君子有諸已,而後求諸人。——摘孔子《大學》

84.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譯子貢說:“貧窮卻不阿諛奉承,富貴卻不狂妄自大,怎麼樣?”孔子說:“可以瞭。(但是)不如貧窮而樂於道,富貴而謙虛好禮的好。”子貢說:“完善自身的修養,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頭一樣下功夫,恐怕說得就是這個道理吧?”孔子說:“子貢啊,現在可以與你談詩瞭。提起學過的知識,你就知道將要學的知識,並有所發揮。”

85.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86. 子曰:“知①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

87.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88.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89.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0.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91. 我不知道將來會怎樣,但我知道現在該怎樣。

92.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93. 沒有人能替你承受痛苦,也沒有人能拿走你的堅強。

94.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95.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96.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9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做工的人想把活兒做好,必須首先使他的工具鋒利。)

98.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99.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原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譯子貢說:“如國有人廣泛地給人民百姓許多實惠,又能扶貧濟困,怎樣?可以算仁人嗎?”孔子說:“豈止是仁人!那必定是聖人!堯舜尚且為做不到這樣而感到為難呢!所謂仁人,自己想要成功,先要幫別人成功,自己想要通達,先要幫別人通達。凡事都能從切近的生活中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可算是實行仁的方法啊。”

100.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摘孔子《論語》

101.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論語•述而》。

103. 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104.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105. 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106.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摘孔子《論語》

107. 《詩》雲:“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傢人。”——摘孔子《大學》

108.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109. 我瘋過,傻過,執著過,堅持過,哭過,笑過,到最後還是我一個人過

110.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111.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摘孔子《論語》

112.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13. 貧而無怨,富而不驕。

114.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譯孔子說:“不在那個位置上,就不要考慮那個位置上的事。”

115. 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論語·裡仁》(內在的仁德是善美的人性,如果不以仁德的準則而選擇,怎麼會獲得智慧呢?)

1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顏淵》

117.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原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傢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譯仲弓問(怎樣是)仁。孔子說:“出門(工作、辦事)時要像會見貴賓一樣莊重,使用差遣人民時要像舉行盛大祭典一樣嚴肅。自己不願做的,不要強加於人。為國傢辦事沒有怨恨,處理傢事也沒有怨恨。”仲弓說:“我雖不聰敏,請讓我按照您的話去做吧。”

118.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至於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傢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傢一同過得好。)

119. 君子不器。——《論語·為政》(君子博學多才,可勝任各種工作。或:君子不會拘泥於形式教條。)

120.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21. 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122. 十年磨一劍——唐.賈島《劍客》

123. 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摘孔子《論語》

124.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出自《論語•衛靈公》。

125.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126.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127.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論語》

128.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摘孔子《論語》

12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孔子《論語》

130. 君於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31.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132. 茍志於仁矣,無惡也。

133. 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134. 我未曾見過人生就像高地和低谷就是股票的走勢圖,生活就像炒股,忽高忽低,隻要保持良好狀態,及時調整,那麼成功的人生就會屬於你。朋友,堅持,思考,做什麼都會成功的。

135.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譯孔子說:“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佈淡飯為恥的人,是不值得與他交談的。”

136. 道不同,不相為謀。

137.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38.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原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譯孔子說:“子路啊,我告訴你的知識,你都知道瞭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種態度才是明智的。”

139.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14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141. 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142.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143.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摘孔子《論語》

144. 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1.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2.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3.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4.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5.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6.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論語》

7.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 《少年行 》唐·王 維

8. 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9. 禮之用,和為貴。——摘孔子《論語》

10.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論語》

11. 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12.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3.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14. 小不忍,則亂大謀。——摘孔子《論語》

15.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16.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yǐ )。”

17.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裡仁》釋義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做事要勤快。”

18.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1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0.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譯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應該想到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要反省自己。”

21.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

22. 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摘孔子《論語》

23. 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送安驚落第詩》

24. 望之儼然,即之也溫。

25.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摘孔子《論語》

26.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摘孔子《大學》

27. 近者說,遠者來。

28.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出自《論語•衛靈公》。

29.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30.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譯曾子說:“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開闊,意志堅強,(因為)擔子沉重而且道路遙遠。

31. 詩三百,思無邪。

32. 人生需要不期而遇的溫暖,怦然心動的瞬間,一往情深的勇氣,以及白頭偕老的堅持。我愛你,在嘴上,在眉間,在眼裡,最重要的是在心窩。,親愛的,給我動心的溫暖,讓我有堅持的勇氣。Iloveyou。

33. 古者言之不出,恥恭之不逮也。

34.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35. 朝聞道,夕死可矣譯孔子說:“早上明白知曉瞭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36. 所有的努力,不是為瞭讓別人覺得你瞭不起,而是為瞭能讓自己打心裡看得起自己,人生的奔跑,不在於瞬間的爆發,取決於途中的堅持,你縱有千百個理由放棄,也要找一個理由堅持,能激勵你,溫暖你,感動你的,不是勵志語錄心靈雞湯,而是身邊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自勉!

37.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38. 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39.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40. 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進也。

41.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42.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43.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44.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原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譯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真象腐朽的木頭一樣無法再雕琢,象糞墻一樣不能再粉刷瞭,對於宰予這個人,我還責備他什麼呢?”孔子又說:“開始時我對於人,是聽瞭他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現在我對於人,是聽瞭他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為。宰予使我改變瞭觀察人的方法。”

45.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46.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論語》

47. 過,則匆憚改。

48.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49.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50.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衛靈公》

51. 論語中關於老師的名句(1)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論語·學而》孔子眼中的“學”內涵是很豐富的。看來並不是單指“作文”,首要的其實是“做人”,

52. 君子擔心三件事,沒有知識,能不擔心嗎?

53.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4.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55.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56.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摘孔子《論語》

57.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 (君子求之於自己,小人求之於別人。)

58.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59.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譯 孔子說:“到瞭一年最寒冷的時節,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凋謝的。”

60. 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61.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摘孔子《論語》

62. 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63. 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64.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年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摘孔子《論語》

65. 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66.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xxx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67. 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68. 生活不會向你許諾什麼,尤其不會向你許諾成功。它隻會給你掙紮、痛苦和煎熬的過程。所以要給自己一個夢想,之後朝著那個方向前進。如果沒有夢想,生命也就毫無意義。

69. 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70. 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

71. 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72. 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73.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74.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75.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論語》

7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 (孔子在河邊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不分晝夜地向前流去。”)

77. 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原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譯樊遲問怎樣才是“智”,孔子說:“專心致力於(倡導)人民應該遵從的仁義道德,尊敬鬼神,但要遠離它(不可沉迷於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瞭。”又問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就算仁瞭。”

78. 在你心裡有沒有那麼一個就算沒有瞭流量瞭可還是堅持看你在不在線

79.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1.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論語·學而》。此話是孔子的學生子夏說的。

2.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3. 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能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摘孔子《論語》

4.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摘孔子《論語》

5.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摘孔子《中庸》

6.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7. 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衛靈公》(走著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謀劃。比喻意見或志趣不同的人就無法共事。)

8.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9.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0.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述而》

11.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摘孔子《論語》

12.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3.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4.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原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譯顏淵感嘆地說:“(老師的道德和學問)抬頭仰望,越仰望越覺得高聳,努力鉆研,越鉆研越覺得深厚;看著好象就在前面,忽然又像是在後面。老師步步引導,用知識豐富我,用禮法約束我,想停止前進都不能。我竭盡全力,仍然像有座高山矗立眼前,雖然我想攀上去,卻沒有途徑。”

15.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6. 不要因為你我都知道這個世界充滿瞭不公平,貧窮,現實,無助,但我要你明白,這個世界永遠不止這樣,我要你看到光明,夢想,努力和希望。沒有人能回到過去重新活著,但你我都可以從現在起,決定我們未來的模樣。就像慢吞吞的綠皮火車,也許他很慢,但時間總會到達你的那再煩,也別忘微笑;再急,也要註意語氣;再苦,也別忘堅持;再累,也要愛自己。

17.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18.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譯孔子說:“不怕別人不瞭解自己,就怕自己不瞭解別人。”

19.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摘孔子《論語》

20.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1. 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22.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摘孔子《論語》

23.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摘孔子《論語》

24.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25.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26.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譯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有所建樹,四十歲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瞭自然規律,六十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七十隨心所欲,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27.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8.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摘孔子《論語》

29.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說話要與自己的地位相稱,否則道理上就講不通。)

30.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夏日絕句》宋·李清照

31. 子曰:“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

32. 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3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4. 眾好之,必察焉;眾惡之,必察焉。

35.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6. 〔子曰:“敏而 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37.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論語·季氏》 不擔心分的少,而是擔心分配得不均勻。不怕貧窮,而擔憂不安定。

38.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39. 有殺身以成仁。——摘孔子《論語》

40.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譯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滿足、居處不求舒適、做事靈敏、言談謹慎、到有賢德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可以說是好學的瞭。”

41.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42.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隻學習而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茫然不解;隻憑空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不解。)

43.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44.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45.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譯孔子說:“君子總是心胸平坦寬廣,小人經常憂愁悲傷。”

46.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