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豬人要攥緊豬場的“鑰匙”

隨著規模化養豬的發展,一些養豬管理訣竅,也更好的詮釋豬場的“鑰匙”精髓,逐漸經過實踐累積下來,被廣大養豬同仁所接受,像下面就很有參考學習價值:

六分養,三分防,一分治

深耕養,切執防,及對治

勤觀察,有發現,立處理

一隻病,窩用藥,高見效

通過上面的36個字,我們也可以看出,新時期對規模化養豬,更科學、更細致、更合理、更全面,堅持以“養為主、防為輔、治為補”的理念,相信我們的養豬朋友,將在養豬事業上更上一層樓。

適合養豬人看的經典語錄,句句觸動人心

2、誰把握住豬場的溫度,誰就把握瞭豬群

在豬場的生產管理中,環境和溫度是直接決定著生產的兩個重要因素,也是豬場制勝的法寶,把溫度提高到一個重要的位置來對待是管理理念的重大提高。

各階段豬群所需要的溫度是不同的,這就需要生產管理者時刻瞭解溫度,控制溫度,以最大限度減小因為溫度的不適當導致的應激和對生產的影響,各階段豬群的溫度歸總如下:種公豬的最適溫度范圍:17~21℃;妊娠母豬的最適溫度范圍:18~21℃;哺乳母豬的最適溫度:20~22℃;哺乳仔豬的最適溫度:29~33℃;保育仔豬的最適溫度:22~25℃;育肥豬的最適溫度:19~22℃。

結合生產實際情況,如何把握好不同豬群的溫度呢?這是關鍵。從生產管理者的角度來說,管理者應該清楚各階段豬群所需要的溫度范圍,並想辦法提供可操作的條件,如夏季的通風、降溫設備,冬季的取暖、升溫設備,並要求飼養員能夠每天登記各自所管的豬舍和豬群的溫度,並做好檔案記錄存檔。從飼養員的角度來說,必須控制好自己豬群的溫度,這是養好豬最關鍵的因素。

3、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管理原則

豬病種類多而病因復雜,嚴重威脅養豬業的仍然是傳染病,尤其是豬瘟、豬丹毒、豬肺疫、豬副傷寒、大腸桿菌病等。應嚴格遵循"預防為先,治療為輔,防重於治"的豬病防治原則,豬場至少每7天帶豬消毒1次,適時註射疫苗,一旦發現病豬,立即隔離治療。

在註重預防傳染病的同時,也要警惕消耗性疾病,如寄生蟲病、喘氣病、疥癬等,對新進仔豬,進圈後8~10天最好在其飼料中拌入驅蟲藥進行驅蟲,在其體重達70公斤左右時,再驅蟲1次。

適合養豬人看的經典語錄,句句觸動人心

4、精心管理,科學飼養,方能出賺錢的豬

豬隻有在適宜的溫度、濕度、幹凈、通風等條件下,並采食優質飼料,才能充分發揮其生產性能,提高飼料轉化率,創造更大養殖效益。

譬如,對初生仔豬要註意輔助吮乳,幫助其固定乳頭。一般來說,弱小豬應固定在前中段乳頭,強壯仔豬應固定在後段乳頭,仔豬要及早補料,同時註意“少食多餐”,防止腹瀉。

飼喂育肥豬,要幹濕交替飼喂,喂後自由飲水,同時,喂豬要遵循“定時定量,先粗後細,喂勻喂飽”的飼喂原則,這樣才能更好的養好豬,擴大養殖收益。

適合養豬人看的經典語錄,句句觸動人心

5、養豬需具備四心:細心、愛心、耐心、責任心

養豬雖然入門門檻低,但是要想養好豬,可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要想真正的把豬養好,不僅需要有強大的技術力量做後盾,更需要優秀的一線員工來執行。

優秀的員工必需具備"四心"——細心、愛心、耐心及責任心。具備"四心"才能真正的把豬養好,否則你隻能稱得上養豬人,但絕不是合格的養豬人。常常會聽到很多人說“在外邊發展不下去就回傢養豬”,從這一句簡單的話來看,大傢似乎認為養豬是一個低門檻,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任何人都能做的工作,其實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