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及《中庸》舊為《禮記》之二篇,宋淳熙年間,始 脫離《禮記.》而獨立成書。《大學》之為書,自漢以來,未為讀者所重視,至宋程子以為孔氏遺書,可見為學之次第,乃與《中 庸》別出,次以《論語》、《孟子》,尊為四書,以詔初學。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

沒有走不通的路,隻有想不開的人。世上沒有完美的人生,沒有一帆風順,隻有披荊斬棘才能路路通順。生活中多一些微笑,多一些寬容,多一些付出,少一些自私,少一些貪婪,少一些怨言。不付出就想得到回報,就好像把月光變成金子一樣渺茫。相信自己的判斷吧

1、三綱:明明德、新民、至於至善

2、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

3、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民)

4、誠其意者,勿自欺也,君子慎獨(誠意)

5、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明,食而無味,此為修身在正心(正心、修身)

6、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善者,天下鮮也

7、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之民之父母

8、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1、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2、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皓,反求諸其身

3、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4、凡為天下國傢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

5、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6、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8、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不忠乎?於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3、為正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4、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規

5、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

7、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9、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該其樂。

10、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

12、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1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15、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17、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8、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9、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1、席不正不做

22、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23、克己復禮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

2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5、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之,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之,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26、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2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28、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29、夫達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30、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3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2、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著來。

33、子夏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3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5、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36、剛、毅、木、訥,近仁

37、君子思不出其位

38、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39、不患人之不知己,患其不能也

40、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41、直哉史魚。邦有道,如失;邦無道,如失。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卷而懷之

42、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之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4、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45、道不同,不相為謀

46、有國有傢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47、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48、言未及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49、君子有三戒:年少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學期既衰,戒之在得。

50、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51、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52、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53、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54、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

55、譬之宮墻:賜之墻也及肩,窺見室傢之好。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

56、五美: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願,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四惡: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