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約2700 字

閱 讀 需 要

5 min

文 | 董紅紅

● 作文題目

請以“味道”為話題生活感悟的片段作文,寫一篇記敘文生活感悟的片段作文,字數不少於600字。

● 寫作指導

這是一個話題作文,所謂話題,就是談話的中心,談話的內容,談話的由頭。話題作文即圍繞著所給話題,寫成的文章。

很多學生面對這個話題,非常擅長套用,寫出“母愛的味道”“汗水的味道”“成功的味道”……雖符合題意,卻難出新意。殊不知“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自詡“吃貨”的同學們,不妨把熟悉的美食寫進文章,寫寫舌尖上的味道,由實轉虛,激發生活的感悟,一定能讓你的文章飄出生活的真味。

(1)“形色香味”交融寫,再現美食之誘惑。

晉代束皙寫過一篇《餅賦》,其中有對一種叫“牢丸”(魏晉時期人們的日常食品之一,類似餃子)的美食得到描寫。他在文中描述牢丸:“籠無迸肉,餅無流面。姝媮咧敕,薄而不綻,巂巂和和,䑋色外見,弱如春綿,白如秋練。氣勃鬱以揚佈,香飛散而遠遍。”

作者調動五官參與,通過視、聽、嗅、觸覺等角度的描寫,飾以比喻、對偶的修辭,使最普通的牢丸(餃子)形、色、香、味躍然紙上,令人唾津潛溢。接著文段還通過描寫不同人的反映,側面烘托瞭牢丸之味美:“行人失涎於下風,童仆空嚼而斜眄。擎器者呧唇,立侍者乾咽。”此為背面敷粉,引人入勝。

(2)“食外之趣”浸潤,享受美食之情趣。

提到食之“情趣”,朱自清先生寫的“白水豆腐”堪稱經典。他這樣寫到:“熱騰騰的。水滾著,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在裡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裡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裡。……這並不是吃飯,隻是玩兒。”

將“沸水”比作“魚眼睛”,將“豆腐”比作“反穿的狐皮大衣”,而且“養”在裡面,生動傳神地寫出瞭沸水泡小而圓,豆腐白嫩滑潤的特點,動態的圖景賦予豆腐生命,多麼可愛的兒童的視角和口吻。

“人間有味是清歡”,朱自清先生於白水豆腐中,氤氳出吃的情趣——“不是吃飯,隻是玩兒”。孩子是多麼享受這最清淡的美食之趣啊。

(3)“食之感悟”升華寫,品味生活之真味。

李春霞在《香椿的味道》一文中有這樣一段關於“香椿魚兒”的描寫:“母親先把香椿一片葉子、一片葉子地擇好、碼好,然後洗凈,放在盆裡用溫水加鹽醃一下。這時,就可以騰出手來準備面糊瞭。在碗裡打兩個雞蛋,放入適量的面粉和水,攪勻,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絲。燒開油,取醃好的香椿在面糊一裹,迅速放入滾燙的油鍋,隻聽“吱啦”的一聲,那個裹瞭面糊的香椿,頓時翻滾著膨脹起來,成瞭焦黃顏色。”

母親“炸香椿魚兒”一連串的動作描寫,再現制作美食的過程,且傳神地表現瞭母親技藝的嫻熟。“吱啦”的響聲中裹瞭面糊的香椿在滾油中膨脹,使讀者如臨其境。香椿魚兒質樸的酥脆鮮香中寄托瞭母愛的溫暖、童年的快樂、思鄉的深情,這些感悟是這道平凡美食的靈魂。

晉人張翰於秋風起時而生蓴鱸之思,魯迅在羅漢豆瞭品出童年的純真,汪曾祺在端午的鴨蛋中寄托濃濃的鄉情,梁實秋在一碗蘿卜湯裡獲得做文章的道理。一粒米裡乾坤大,一盤菜中日月長,品味美食,實為品味生活之真味。

范文

泡面,芬芳著我的歲月

揭開蓋子,面香撲鼻,水霧在鏡片上綻開,淚水和著白氣簌簌而下。初中三年面香取代瞭食堂,盛滿瞭夢想、奮鬥與嘲笑、淒涼。無數記憶碎片挾著面香,盈滿理想的航路,芬芳著我的歲月。

(開頭通過描寫,使讀者快速進入情境。)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食堂在四樓,高峰時段,甚至連三樓的樓梯拐角處都擠滿瞭人,望之生嘆的我靈機一動,在教室裡吃起泡面。左手叉,右手筆,忙活的不亦樂乎。

短暫的午餐時間,變成瞭獨處時光的享受。空曠的教室裡,面香柔柔地蔓延在陽光中跳躍著的塵埃之中。是那酥脆香醇的肉粒,柔軟的多汁的雞蛋,醇香的湯水,咸香中彌漫著一絲清甜。極富彈性的面條在香氣裡穿梭,滑過唇齒之間,再佐之以美妙的中考題,盛開著奮進的味道。

日子長瞭,有時也會生出孤寂。放下筆,揮揮寫得酸痛的手,在蕩漾的熱氣中,於不斷上升的成績中,我看到自己離夢想更近瞭一步。

空曠的教室裡,少年站起身,在面香中眺望未來,泡面,芬芳著我的歲月。

(第一個片段描寫於空曠的教室中獨自品味泡面的芬芳與奮鬥的快樂。運用多感官生動細膩地寫出瞭泡面的誘惑和追夢的堅定。)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又是第四,你永遠進不瞭前三,認命吧。”

期中考試下分的那個中午,我在一片奚落聲中緩緩走出教室。蕭蕭秋風呼嘯而過,卷起一地枯黃,我隨葉子一起打瞭個寒顫。食堂去不得,人太多,有無數我不願面對的目光。回教室拿泡面,直奔二樓熱水間。

坐在窗前凝望,天井中慶祝的同學映入眼簾。我端碗的手微微顫抖,面香環繞,不甘取代瞭退縮,“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泡面撲鼻香?雨點輕敲窗欞,為我的奮起配樂,三兩口吃完面,抹抹嘴,重新投入題海,清甜的面香為我提振精神。

寂靜的二樓上,少年站起身,在面香中堅定信念,再次揚帆。泡面,芬芳著我的歲月。

(第二個片段寫尺水興波,描寫階段考中遇挫的失落,和於泡面中重拾信念的堅定。詩句的引用、化用巧妙而豪情幹雲。)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臨近中考,同學在學習上更是你追我趕,課間隻聽得筆尖與紙摩擦的沙沙聲與幾聲鳥鳴,午飯時間,同學們改在班裡吃盒飯。我依舊捧一桶泡面上二樓坐下,悠悠地吃。

俯瞰操場,頗有幾分“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的意味。吃面喝湯,望向小花園,又有陶然亭下“坐一堂白月清風”的瀟灑。不計過往,不盼來兮,隻專註腳下的每一步。像面餅一樣沉穩,如脫水蔬菜般凝實,加入點睛的聚沙成塔的料包,一經沸水沖泡,便頓時鮮潤如春,飽滿鮮香。這面香如繞梁的天籟縈繞在我心中,點綴在每一個拼盡全力的午後。凝成我生命中的朵朵繁花。

端起面桶,少年站起身,留戀一下仍未散盡的面香,踏上最後的征程。泡面,芬芳著我的歲月。

(第三個片段進入高潮,漸入佳境,最亮點是將泡面的各種食材、作料與奮鬥的要素巧妙結合,升華主題。)

著名作傢劉震雲偏愛北大的鍋塌豆腐,而我卻對泡面情有獨鐘。它不僅是我苦悶的強心劑,更是我奮鬥路上的好夥伴,嘗一碗泡面,品青春百味。面香悠悠,書聲朗朗,泡面芬芳,芬芳著我的青春歲月。

(結尾宕開一筆,作傢劉震雲對鍋塌豆腐的偏愛,再增文學底蘊,且有散文大傢之風,繼而議論抒情,點明主題,照應開頭,結構嚴謹。)

作文點評

本文語言流暢,行文揮灑自如,大氣灑脫,稱得上中考作文的佳作。字裡行間流淌著“泡面的芬芳”。

文中既有人間煙火的味道——泡面的美味誘惑,又由實入虛,自然而然地升華主題——於泡面中感悟奮鬥的真諦、生活的真味。且信手拈來,恰到好處地引用詩文名句,增加瞭文章的文學底蘊。議論之筆精當、有力且妙趣橫生,充滿瞭揮斥方遒的書生意氣。

-END-

董紅紅,天津市第二十中學語文教師,天津市骨幹教師,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全國“真語文”名師,全國中學語文觀摩課一等獎獲得者。

版權聲明

本文系“讀者·新語文”獨傢稿件。

可發佈於“讀者·新語文”旗下各大媒體平臺,版權及解釋權歸“讀者·新語文”所有。

個人或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