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則個人修養的名句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傢謀劃的事有沒有盡心盡力?和朋友交往有沒有誠心誠意?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復習瞭?”

2.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學而》

孔子說:“我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隻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

3.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論語·衛靈公》

孔子說:“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怨恨自然不會來瞭。”

4.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論語·顏淵》

顏淵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克制自己,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一旦這樣做瞭,天下的人都會稱許你是仁人。實行仁德,完全在於自己,難道還在於別人嗎?”

5.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衛靈公》

君子嚴格要求自己,小人專門苛求別人。

6.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論語·子張》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問題,仁德就在其中瞭。”

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裡仁》

看見有德才的人就要想著向他學習,看見沒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內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樣的錯誤。

8.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學而》

孔子說:“學後並且時常去復習,不也很令人愉悅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多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於他們的缺點,如果自己有的話,要註意改正。

10.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論語·裡仁》

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遲鈍,而工作要勤勞敏捷。”

11.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論語·子張》

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就像日食月食一樣:有過錯時,人人都看得見;改正的時候,人人都仰望著。”

12.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論語·雍也》

孔子說:“樸實多於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於樸實,又未免虛浮。文采和樸實,配合適當,這才是個君子。”

13.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論語·顏淵》

曾子說:“君子用文章學問來聚會朋友,用朋友來幫助修養仁德。”

14.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論語·衛靈公》

主張不同,不互相商議。

15.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論語·季氏》

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信的人交朋友,與知識廣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與諂媚逢迎的人交朋友,與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交朋友,與誇誇其談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論語個人修養的經典名句

一、言必信 ,行必果。

譯:說瞭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瞭要幹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

二、不怨天,不尤人。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後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三、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裡欲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四、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六、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七、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瞭就做不瞭。看到瞭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八、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九、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於他人的願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願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十、當仁,不讓於師。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後發展為成語 “當仁不讓”。

十一、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十二、不遷怒,不貳過。

譯:犯瞭錯誤,不要遷怒別人,並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十三、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如果我有瞭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智慧之光微信zhzg20xx

十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十五、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十六、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2、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3、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4、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5、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6、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進也。

7、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8、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9、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隻以異。

10、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1、禮,與其奢也,寧儉。

12、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1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

14、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15、邦無道,危行言孫。

16、朝聞道,夕死可矣。

17、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18、譬如為山,未成一簣。

19、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20、八佾舞於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1、信者,人君之大寶也。

22、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23、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24、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25、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2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7、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8、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9、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30、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31、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32、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33、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34、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35、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36、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

37、茍志於仁矣,無惡也。

38、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39、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40、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41、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

42、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

4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44、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45、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46、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我於老彭。

47、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48、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49、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50、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51、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52、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53、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54、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5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6、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57、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58、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59、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60、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61、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62、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63、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64、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65、言必信,行必果。

66、名節重泰山,利欲輕鴻毛。

67、敏而好學,不止下問。

68、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69、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70、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71、寧肯站著死,決不跪著生。

72、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7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74、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75、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76、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77、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78、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

79、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80、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8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82、居下而無憂者,則思不遠;處身而常逸者,則志不廣。

83、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84、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85、不遷怒,不貳過。

86、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87、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88、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89、三軍可以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90、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91、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92、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93、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94、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95、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96、禮之用,和為貴。

97、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98、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99、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100、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1.孝弟(tì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譯文】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根本。

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看見賢人就應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則應在內心自我反省有無類似缺點。

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譯文】不怕東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勻,不怕貧困而怕不安定。

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譯文】君子胸懷坦蕩,無憂無慮;小人心胸狹隘,常常憂愁哀戚。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不怕別人不瞭解我,怕的是自己不瞭解別人。

6.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譯文】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沒有威嚴,(別人也不會尊重你),學習的知識就不會紮實。做人重要的是講求忠誠,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瞭錯誤,就不要害怕改正。

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譯文】自己要在社會上自立,就要使別人能在社會上自立;自己要在社會上通達,就要別人也能在社會上通達。

8.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譯文】名分正當,說話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說話必須理由正當而充足。

9.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我每天都要從多個方面檢查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辦事情,是否忠實呢?與朋與交往,是否有不真誠的地方呢?老師傳給我的學業,是否復習瞭呢?

10.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譯文】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強加給別人。